罗技GPW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彻底带火了游戏鼠标的轻量化概念,一时间以轻量化为卖点的鼠标如雨后春笋版冒出, 从使用来说轻量化鼠标确实是用了就再也回不去的存在,再用回以前的重鼠标总觉不适应。 从健康角度来说,较轻的重量可以减少手腕发力时的负担,对于像我们这种有腱鞘炎、鼠标手或剑鞘囊肿的用户也有养伤和预防的功效。 这种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的提升会产生强大的粘性,如果超过100克重量我现在已经不会考虑。 这其中以追求极致重量在机身上打洞的鼠标更是自成一派,凭借这种类似物理外挂的骚操作将鼠标的重量压缩到极致。 今天的这位主角就是这样一款洞洞鼠因科特G Pro,虽然外壳上几乎布满了洞洞,但从鼠标的基本线条可以看出有着和罗技狗屁王极高的相似度,整机完成度极高,如果遮盖掉logo拿到别人面前说是罗技新推出的洞洞版狗屁王也不会有过多怀疑。 初上手的感觉并不会是轻若无物的感觉,事实上Gpro是因科特的第四款洞洞系鼠标,此前我有接触过两款,在重量方面并不是一味的求轻,反而是都控制在70g-80g这个相对均衡的重量区间,比较轻但有一定的重量感。 63g的GPW二代,那打洞有啥用。 采用磁吸固定的后盖可以直接拆卸 左右按键盖也是可以拆卸的,考虑到按键稳定性而采用固定强度更高的螺丝而非TWO Pro和Mini Pro上的卡扣。 鼠标内部相较此前几款洞洞鼠做了更多简化处理,发光logo悬浮于机身内部,最直观的就是视线可以完全穿过机身看到底下的鼠标垫,很神奇的体验。 左右侧裙的也布满了洞洞,内部的光线能从这些洞洞中穿出,因为捏着鼠标时肉肉会嵌进洞洞里面去,意外的带来了不错的防滑性。 缺点是在游戏中激烈战斗时手指不由自主地用力肉肉会嵌入到洞洞里面去而感到不适,需要注意下力道。 在可拆卸上盖不能给与左右支撑的前提下,为保证机身不被手指捏变形,而对左右侧裙结构进行加固处理,这里就不点名批评那些捏着咯吱咯吱响的轻量化鼠标了。 所以不要看机身上各种洞洞,鼠标拿在手上还有一定重量存在感而且机身结构异常坚固,别说捏爆了,就是轻微的捏变形都困难,非常扎实。 可以看出因科特的洞洞机身并不是一味地求轻,而是结合机身强度与可拆卸结构还有使用体验综合考量的结果。 在灯光方面这款因科特GPro还是非常用心的,分布有滚轮、中部logo、尾部灯带三处灯光。 其中滚轮灯和logo灯光还充当鼠标DPI的指示作用,每档DPI对应一种颜色的灯光。 中部的五颗发光灯珠向四周投射光线,logo灯光就是通过导光板引自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在黑暗环境下可以看出整个鼠标灯光像孔雀开屏一样向四周投射出去,这样独特的灯光效果也只有在洞洞鼠上才能出现。 最绚丽的RGB灯带隐藏在尾部,在移动鼠标时灯带会自动熄灭,只有静止时才会亮起。因为灯带位置比较隐蔽,在使用鼠标时会被手掌完全遮挡,所以只有不使用鼠标是才亮,很合理的逻辑。 同时鼠标底部开关键还兼具灯光切换按键,可以控制灯带的开启或关闭,但其他灯光不能完全关闭,略显遗憾。 稍微不足的是鼠标重心偏前,可以看到内部的主要原器件都集中在中部靠前区域,即便重量大头的电池已经居中,鼠标屁股也不小,也抵不过整体重量的前移。好在轻量化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心靠前,在使用时并未感觉太多异常。 这款因科特GPro所搭载的是原相PMW3370传感器,经过几年的市场验证与调教已经相当成熟,性能自不必说。在功耗方面也有了不小提升,高刷新率的游戏使用下有约80小时无线续航,基本上两星期不用充电,而刷新率较低的办公模式下无线续航时长还会翻倍。 通体采用细磨砂质感表面,没有冗余装饰性线条,没有哗众取宠所谓的‘电竞感’,大量圆弧形曲线让鼠标看起来简洁的同时附有不错的一体性,谈不上多好看,但绝对不难看。 因科特GPro内部的所有按键都是采用微动开关,不仅是鼠标滚轮还有DPI切换键以及两枚侧键,都是采用微动,这让鼠标按键整体十分清脆,最主要的左右键采用的凯华8.0(黑曼巴8000万次)微动。 当然因科特鼠标家族的换壳结构也在这鼠标上得以延续,除了传统的黑白,官方还推出了大量骚气颜色替换按键后盖。 因科特绝对是国产外设品牌中的一个异类,产品的定位和定价就是很好的体现,对于大众用户来说它家产品并不具备性价比也没有核心卖点,更不要说什么品牌也溢价,不仅售价偏贵,产品定位也很奇特,一般人确实不容易接受。但对于我们这些热衷于折腾外设,注重创新的玩家来说因科特是不可多得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品牌,尤其是在这些喜欢抄袭,喜欢以低价作为核心卖点缺乏创新的大环境下依旧对产品和创新有所坚持,真的非常难能可贵。 此外还值得一体的是这款鼠标采用终身质保服务 |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5-1-20 00:51 , Processed in 0.12055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