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目前在家用的办公电脑性能跟不上了,自从装了WIN10以后各种软件的反应速度都显得比较拖沓,外加前两个月脚骨折在家,躺着没事干就琢磨是不是要再装台电脑了,现在显卡价格也回落了不少,在各种因素的簇拥之下决定更新换上intel12代的i7-12700K平台的处理器,现在处理器的价格也比较平稳,干脆不等年底的intel和AMD的新品了,我刚需我就上车了。装机自然要选个合适的机箱,我自家用的是海盗船600T机箱电脑作为我居家办公电脑,乔思伯TR03机箱电脑作为游戏机测试电脑,公司用的是INWIN303机箱电脑,我选择机箱习惯找大箱子,安装配件好下手,拓展起来空间也足够。最后定的是德商德静界的be quite! SILENT BASE 802,这机箱全黑版十分的酷,有种西装暴徒的气质,支撑脚很像酷冷的COSMOS,但这款机箱的风格又很有自己的特色。 装机配置: CPU:intel i7-12700K处理器 主板: 华硕 PRIME Z690-P WIFI D5 内存:金士顿 FURY 2*16GB DDR5 5200MHz 硬盘:金士顿 KC3000 M.2 1T SSD 显卡:讯景 RX 6750XT 海外版OC 机箱:德静界be quite! SILENT BASE 802 电源:德静界be quite!PURE POWER 11FM 1000W额定功率全模组电源 散热器:德静界be quite!PURE LOOP 360mm一体式水冷 风扇:德静界be quite!LIGHT WINGS 12cm ARGB 3风扇套装+1个单独的ARGB风扇。 ![]() intel i7-12700K处理器,当时有考虑是不是要个带个核显,核显价格贵一些,不带核显又怕万一显卡瞎了连电脑都启动不了,干脆一步到位以防万一。处理器是在当地电子城买的散片,店里老板拍着胸脯说可以给我保3年,现在经济都不景气希望他还能再干3年。 ![]() ![]() 保修贴纸 ![]() CPU触点特写 ![]() 华硕 PRIME Z690-P WIFI D5主板算是性价比相对较高且功能全面的主板,之前有考虑是不是要带WIFI,后来怕家里断网,带WIFI的还能用手机热点来使用网络,最后还是选择了带WIFI的,这个主板要是还能带上蓝牙就完美了。 ![]() 主板特写 ![]() 主板支持4条DDR5内存 ![]() 主板支持3条M.2的固态硬盘 ![]() 主板接口特写 ![]() 金士顿 FURY 2*16GB DDR5 5200MHz内存,这段时间内存价格持续在跌,但是价格依然比D4内存要高出不少,既然都上12代平台了,干脆内存选择D5的性能方面也能高一些。 ![]() 金士顿 FURY 2*16GB DDR5 5200MHz内存,目前金士顿的D5内存还没有灯条,估计过段时间灯条就会上市。 ![]() ![]() ![]() ![]() 金士顿 KC3000 1T SSD,这是一款支持PCI-E 4.0通道的固态硬盘,最高读取速度可以达到7000MB/S。 ![]() 金士顿 KC3000 M.2 1T SSD特写 ![]() ![]() ![]() ![]() 讯景 RX 6750XT 海外版OC,这是一款3风扇版的显卡,RX 6750XT其实和6700XT的硬件参数是一样的,只不过在频率上做了一些提升。只要性能稳定,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频率肯定是越高越好。 ![]() 讯景 RX 6750XT 海外版OC显卡的boost频率可以达到2623MHz,GPU核心拥有2560个流处理器,显存为GDDR6规格12GB容量,显存频率为18Gbps,位宽为192bit,供电接口为8+8pin,建议使用750W以上的电源。 ![]() ![]() ![]() 显卡接口为3DP+1HDMI ![]() 德静界be quite! SILENT BASE 802 ![]() 机箱超级大,机箱原配封闭式前面板,也可更换为网状前面板。 ![]() 如果想做灯光前透效果网状前面板最合适。 ![]() 空间大的机箱内部让主板及其配件安装更加方便,机箱电源仓部分做了封闭式隔断,但是电源仓上部的盖板可以自由拆卸。 ![]() 开关面板接口丰富,还能调节机箱内风扇转速。 ![]() 德静界be quite!PURE POWER 11FM 1000W额定功率全模组电源这是一款80PLUS的金牌电源,模组电源的好处就是用多少线,用什么线都能自主安装,很好控制线缆占用电源仓的空间。 ![]() 选择1000W电源是为有可能更换英伟达40显卡或者AMD的7000系列显卡做准备,一步到位省的将来换还要换电源的情况发生。 ![]() 模组电源的线缆接口 ![]() ![]() 线缆丰富能满足任何装机需求 ![]() 散热器:德静界be quite!PURE LOOP 360mm一体式水冷,上个大水冷主要是为了压这个i7-12700K处理器,在后期测试中散热器有不错的表现,这个散热器的冷头只有白色灯光,并且风扇也是无灯光的配置,所以后面换了RGB的风扇。 ![]() ![]() 外形独特的水冷泵 ![]() 冷头上的面板可以拆卸,这就不存在冷头Logo装反的情况了。 ![]() 上机前这个贴纸必须撕掉。 ![]() 风扇:德静界be quite!LIGHT WINGS 12cm ARGB 3风扇套装+1个单独的ARGB风扇。当时就是想给机箱前面板搭配3个RGB风扇装在冷排上使用,机箱后部再安装1个RGB风扇,这样就能组个前进后出的风道。 ![]() ![]() ![]() 3风扇套装内搭配的ARGB灯光控制器,这个可以安装在机箱背板上来使用。 ![]() ARGB接口一共有6个,虽然只上了4个ARGB风扇,后期还能再增加2个ARGB风扇。 ![]() 装机完成后机箱特写 ![]() 拆掉机箱的玻璃侧板,机箱的玻璃侧板非常的厚实,所以分量十足。 ![]() 机箱内部主板特写 ![]() 金士顿 FURY 2*16GB DDR5 5200MHz内存 ![]() 讯景 RX 6750XT 海外版OC显卡 ![]() 金士顿 KC3000 M.2 1T SSD ![]() 德静界be quite!PURE LOOP 360mm一体式水冷 ![]() 机箱后部的12cm ARGB风扇 ![]() 找到很久前的一个酷冷的显卡支架,用在这里。 ![]() 机箱安装网状前面板特写 ![]() 拆掉面板和防尘网 ![]() 360冷排前端的3个12cm ARGB风扇 ![]() 风扇特写 ![]() 不装了摊牌了,机箱背线水平也就这样了。 ![]() 电源仓内多装了1根SATA供电线,虽然藏在电源仓内没有连接设备但是打算后期再加机械硬盘来使用。安装好后再添加SATA供电设备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 ARGB灯光控制器 ![]() 机箱自带的风扇控制器 ![]() 3.5英寸硬盘支架 ![]() 机箱后部特写 ![]() 主板接口部分 ![]() 显卡接口部分 ![]() 电源特写 ![]() 主机通电后的RGB灯效 ![]() ![]() ![]() ![]() ![]() 前面板Logo特写 ![]() 把防尘网拆掉后RGB灯效最好 ![]() RGB灯光效果 ![]() 机箱整体特写 ![]() 主板部分特写 ![]() 机箱后部的ARGB风扇 ![]() 冷头周围的白色灯光 ![]() 电脑硬件配置参数 ![]() CPU参数 ![]() CPU待机状态下的温度为34度(室温25度) ![]() CPU满载状态下温度为66度(室温25度)此时冷泵的转速达到了5869转,速度非常快了,风扇转速为1308转,整个机箱的噪音非常的小,不仔细听几乎听不到。 ![]() 显卡参数 ![]() 显卡在待机状态下温度为44度(室温25度) ![]() 显卡在满载状态下主频达到了2667MHz,此时显卡核心温度为75度(室温25度),显卡风扇转速为1733转。 ![]() 游戏加加性能测试 ![]() 娱乐大师性能测试 ![]() 3D MARK TIME SPY性能测试 ![]() 3D MARK TIME SPY EXTREME性能测试 ![]() 3D MARK PORT ROYAL性能测试 ![]() 3D MARK FIRE STRIKE性能测试 ![]() 3D MARK FIRE STRIKE ULTRA性能测试 ![]() EZBench性能测试,这个主要测试主机在虚幻5引擎下的工作情况。 ![]() ATTO测试数据 ![]() CDM测试数据 ![]() TxBENCH性能测试 ![]() 把内存超频到5200MHz时的性能测试 ![]() 主机在待机状态下整机功耗为72瓦左右。 ![]() 把CPU和显卡性能拉满,同时跑内存和固态的测试,整机最大功耗为549.6瓦。 下面采用我最近常玩的3款游戏:《暗黑破坏神2重制版》,《荒野大镖客2》,《赛博朋克2077》,默认最高画质设置,分别在1920*1080,2560*1440,,两种常见分辨率下进行性能方面测试。 ![]() 《暗黑破坏神2重制版》,1920*1080分辨率下平均帧数为185。 ![]() 《暗黑破坏神2重制版》,2560*1440分辨率下平均帧数为125。 ![]() 《荒野大镖客2》,1920*1080分辨率下平均帧数为131。 ![]() 《荒野大镖客2》,2560*1440分辨率下平均帧数为101。 ![]() 《赛博朋克2077》,1920*1080分辨率下平均帧数为85。 ![]() 《赛博朋克2077》,2560*1440分辨率下平均帧数为63。 总结 CPU:intel i7-12700K处理器,这个处理器感觉已经能让我用个7-8年了,不超频的情况下处理器的满载温度为66度,这是个十分理想的温度,相比我的另一个电脑5800X处理器动不动就80度以上要让人舒心不少。 主板: 华硕 PRIME Z690-P WIFI D5,这款主板的性价比较高,大部分的主流功能全都有了。家里老办公电脑的CPU 是intel E3-1231V3的处理器用的还是D3的内存,难得电脑升一次级直接就一步到位吧,选择了D5内存的主板,代价就是买D5内存的价格高了不少。主板上有3个M.2接口,如果插上显卡中间那个M.2接口就会被挡住,为了方便我个人习惯用最两端的接口。 内存:金士顿 FURY 2*16GB DDR5 5200MHz,DDR5的内存已经在降价了,而且降了不少,但是跟当下流行的DDR4内存相比还是贵出不少。如果不是刚需尽量还是等等再买。 硬盘:金士顿 KC3000 M.2 1T SSD,之前用的M.2的固态硬盘都是PCI-E 3.0通道的,速度很难跟PCI-E 4.0通道的固态硬盘速度相比,既然电脑升级直接一步到位弄个速度快的用。1T的容量我习惯200G装系统,剩下的800G装游戏,这样开机速度和游戏性能都能保障,其他数据不常用的文件都存放在机械硬盘上。后期会把老电脑上的两块2T的机械硬盘装到这个新电脑上。 显卡:讯景 RX 6750XT 海外版OC,虽然只是个6700XT的超频版显卡但是只要工作性能稳定,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我就没啥意见,这块显卡的性能跟RTX3070旗鼓相当,12GB的显存在跑4K游戏的时候不会存在爆显存的情况发生,使用AMD的鸡血驱动还能再把显卡主频往上拉一拉。 机箱:德静界be quite! SILENT BASE 802,我管这个机箱称之为西装暴徒,全黑色外观搭配前额突出棱角分明的前面板就是有种很酷的感觉。这个机箱个头很大,内部空间自然就宽敞了很多,安装各种硬件时下手十分方便,机箱原配的面板和背板内部都有很厚的隔音棉衬板,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机箱内风扇的噪音,搭配附送的网状前面板可以让RGB风扇的灯效凸显出来。电源仓做了整体的隔断,这让机箱内的风道更加的清晰,拆掉电源仓的隔板还可以在下面安装风扇,组成由下向上的风道。整个机箱能折腾的地方很多,可以让使用者尽情发挥自己装机想法。机箱不足之处就是装好电源以后再插模组线的话会比较难下手,背板侧边突出的部分有点难下手,后来我是把所有电源模组线都在电源上插好后再把电源装到电源仓内。 电源:德静界be quite!PURE POWER 11FM 1000W额定功率全模组电源,选择1000W额定电源的主要目的就是能满足后期硬件升级必要,搭配的模组电源线种类充足,能满足各种电脑的装机需求。 散热器:德静界be quite!PURE LOOP 360mm一体式水冷,刚拿到这款水冷的时候我才发现水冷泵居然不是在冷头上,还能自己加水冷液真是惊到我了,不过最后看到intel i7-12700K处理器满载只有66度确实让人满意,水冷泵的转速很高待机情况下4800转左右,在CPU满载的情况下达到了5800转左右,此时冷排上的3个风扇只有1300转左右,这只是机箱变速开关上的一档,开到更高速档的话处理器的温度还能更低,但是噪音就会偏高一些,整机风扇1300转左右几乎听不到噪音,机箱的降噪和风扇的降噪性能非常好。 风扇:德静界be quite!LIGHT WINGS 12cm ARGB 3风扇套装+1个单独的ARGB风扇,机箱内风扇和PURE LOOP 360mm一体式水冷自带的风扇都是无灯的,为了增加点色彩氛围就选了LIGHT WINGS 12cm ARGB 3风扇套装+1个单独的ARGB风扇,3个风扇前置搭配冷排来使用,1个风扇装在机箱后部,风扇静音效果不错,并且3风扇套装自带一个ARGB控制器,最多可以控制6个风扇,使用华硕专用的灯光控制软件就能对风扇的灯光进行统一管理。装完以后机箱前面板灯光色彩出众,而机箱内的色彩效果一般,毕竟只有1个RGB风扇,内存无灯,显卡白光单色,冷头白光单色,其实机箱顶部再装3个RGB风扇色彩就比较饱满了,一方面是要多花钱,另一方面整机的散热效果已经十分满意了,所以干脆就让机箱内的灯光朴素一点,如果统一调成白色灯光,机箱内灯光统一性会更好。 |
大胖鸟 发表于 2022-5-26 15:37
原来必酷中文名是德境界,
6750我也拆了,显存多了一项供电
月下思红颜 发表于 2022-5-28 17:53
D5板子就是贵,而且性价比也只能是瘸子里面拔将军
W.L.Troy 发表于 2022-5-28 23:10
D5的板子大柜贵150-200左右
那不拉西 发表于 2022-5-29 22:16
看到了同款显卡支架
woohyukwzf 发表于 2022-5-30 19:05
传说中的家用办公电脑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5-4-20 19:30 , Processed in 0.08919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