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外设堂 首页 官方评测 音频 查看内容

Razer战锤狂鲨专业版V2入耳式耳机评测

2016-5-4 04:5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115| 评论: 88|原作者: 大胖鸟|来自: www.weistang.com

摘要: 包装   Razer目前在入耳式耳机产品中唯一一款主攻的型号就是Hammerhead(战锤狂鲨)系列,近期也推出了该系列最新的继任版本——战锤狂鲨专业版V2,这款相比前代算是以提升素质为设计初衷的产品到底能给我们什么 ...
评测&实拍


  首先最基本的相比我手头上6s原配的这只earpods来说,Razer战锤狂鲨专业版V2拥有更好的解析和高频表现,其实earpods对于低频的强化比例有点过高,对于经常喜欢听流行或者Rock风格的朋友来说表现还是能接受,而Razer战锤狂鲨专业版V2低频的比例并没有earpods那么多,这个差别是很明显的,可能你听惯了earpods的话再听战锤狂鲨专业版V2会感觉低频量感不够,其实应该说后者的表现更趋近于三段音频的平衡,也让中频表现就不至于浑浊,高频是这只入耳式耳机表现最优秀的方面,优秀的解析力让高频方面的表现可以说非常不错,如果你喜欢听弦乐或者女声的话,这只耳机表现会相当的不错。这只耳机到手后煲了三天,后来又测试了三天,整体表现高中低三段分离度很好,解析优秀,低频开始会感觉深度不够,煲机几天后有一定提升,中频表现优秀,但如果听男声的话可能会感觉有一点偏薄,高频音域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

DSC_0833.JPG
Razer 战锤狂鲨专业版V2 入耳式耳机

  同时战锤狂鲨专业版V2在游戏中也有好的表现,一般解析优秀的耳机在游戏中对细节的烘托都是表现不错,战锤狂鲨专业版V2并没有像其他一些入耳式耳机那样对低频加持的有点多,而是控制了低频的一定量感。比如外带笔记本进行游戏的话,战锤狂鲨专业版V2还是可以很好地应对的,至少对于一款耳塞来说表现是可以的。

DSC_0861.JPG

DSC_0867.JPG

  其实衡量一款耳塞的好坏除了音质还有就是长时间使用的线材可靠性,再有一点就是个性化的外观了,毕竟是外出携带的,有的朋友跟我说他平时带iphone出门听音乐,如果有事放下的时候习惯把earpods耳塞拔掉,原因很简单,他告诉我说是earpods素质不差,但是本来手机就烂大街了,再带一只烂大街的耳塞就更不爽了!或许这个时候一款耳塞的外观就能让使用者感到愉悦了吧,但我认为还是耳机素质应该排在第一位的,当然颜值是越高越好了。

DSC_0864.JPG

DSC_0865.JPG

DSC_0862.JPG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FreedomCJ 2016-5-4 06:44
绿面条终于更新产品线了~
引用 半自働 2016-5-4 06:56
现在音频设备无线蓝牙加RGB是主流
引用 sie7en 2016-5-4 07:18
绿色的面条线   夏天那是真骚
引用 W.L.Troy 2016-5-4 08:05
依然是买不起的节奏,我发现雷蛇的音频设备价格一点不亲民。
引用 wochouchou 2016-5-4 08:07
绿色的线够信仰,而且L头的设计我是现在才明白好在哪里了!
引用 edcchc 2016-5-4 08:21
不错的耳机
引用 心静则安 2016-5-4 08:27
完全提不起兴趣
引用 刘二狗 2016-5-4 08:43
又来强奸耳朵了
引用 kukao 2016-5-4 08:43
又见雷蛇。。。。
引用 STOEN777 2016-5-4 08:48
讨厌入耳
引用 逗比2gg 2016-5-4 09:13
感觉 还是喜欢头戴蓝牙的
引用 lemonta 2016-5-4 09:15
塞子好粗
引用 hider2015 2016-5-4 09:18
这个颜色 有点毒
引用 宅狗_ 2016-5-4 09:21
我还是比较喜欢Skullcandy那种人体工程学的耳塞式耳机  这样的耳机我带着一会就掉了。。。
引用 wst_cc 2016-5-4 09:25
为什么好多白色的点。。
引用 Kuriboh 2016-5-4 09:28
又要一发中毒了
引用 蜡笔小晖 2016-5-4 09:30
入耳真心不健康啊...
引用 大树在生长 2016-5-4 10:02
玄学装备, 但并不会买
引用 hom 2016-5-4 10:04
雷蛇现在真是全线覆盖 宽面条好评

查看全部评论(88)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5-2-22 22:40 , Processed in 0.08943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