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前留个影,造型尚可哦,会不会第一眼认为这是一把机械?毕竟R1~R4阶梯键帽,6色混光。。
灯效视频一览
拆前观察:底盖背部可见排水孔若干,螺丝一共4颗,是上下各5个明显的卡口、左右各1个卡口。
应该不是很难拆吧?
确实分分钟就搞定,拆开一看!~~
哇哦,居然有PCBA,扫一眼过去,主控芯片、贴片器件、无冲二极管,活脱脱一个机械键盘的PCB板嘛?仔细看,才发现没有轴体焊脚和焊锡,贴片的竟然全是LED灯,无冲二极管(已测)就真的是无冲二极管,的确真的是全无冲。。。
主控芯片不是熟悉的合泰、恩智浦什么的。是BYK800,网上找不到相关信息,不到哪家公司的,
自主研发的可能性。。。也存在吧!?
做工欣赏下,还是蛮不错的。
数据接口排线和出线口的加固设计
底盖的加强筋设计。作为一款键盘,给我感觉做工优良,设计合理。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然而,说了这么多,它并不是机械,但这样的电路,按这个节奏来看,它必定也不是薄膜键盘,它可能是静电容吗?不继续深入似乎没有答案
从上图来看,这样来看似乎有几分可能是静电容。触发结构和手感,是由POM的賽钢结构+硅胶碗来实现,
那么很显然,手感是硅胶碗的事,可能有小白要说了,。。。这就是薄膜键盘啊?
又有必要科普下,硅胶碗是硅胶碗,薄膜键盘是指的电路设计基础是基于薄膜结构。
继续dig....
上图来看,这样的组成结构很像静电容,富勒、RF都有有过硅胶碗覆盖PCBA。 事实是什么,揭开看看就知道了!
这是一张沾满硅胶碗的薄膜,但请注意,薄膜上没有看到银浆电路,所以,这肯定不是薄膜电路,自然也就不是薄膜键盘,先卖个关子,看看硅胶碗,选秀节目不是关键时候还插播广告吗?
硅胶碗来个特写,白色半透
原来硅胶碗底部有实心触点,不是薄膜键盘那种纯粹硅胶碗,什么用途?
不忙。
看看PCBA上的按键设计,最醒目的是我看到有黄色(R3高度位置)、橙色(R2高度为止)和肉色(R1高度为止)的膜贴在原本白色的LED灯上,这是因为,厂家可能只做了Red、Green、Blue或白灯常规多见的灯,前面说了这是6色混光,自然要贴上有颜色的膜来改变背光颜色,这样的好处是避免装灯出错,而且成本控制的低。
我们再仔细看看PCBA的每个按键的具体设计吧,
从铜箔来看,这是个不导通的状态,如果没错的话,前面硅胶碗下面的触点结构就是负责导通的,即实现按键触发的,应该是用了导电银浆来实现触发,这个导通结构并不陌生,在其他设备上可以见到。键盘上倒是极为少见。因为它成本比薄膜电路贵,又不具备机械键盘那样有轴的手感来提升价值。
那么,看清楚按键结构后,可以说,雷柯特T1不是薄膜键盘,也不是静电容键盘,那它是什么??
就叫它“键盘”好了,看在无冲份上,可以叫游戏键盘,
这里值得注意LED的方式,贴片LED灯在每个按键下都有一颗,但是为了不影响平整度和硅胶碗的触发,SMT装在背面,PCBA上预留LED灯大小的方口以透光,双面板的必要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妨插电试试看看灯的效果
就算是色弱了点,我也能看到R1~R4分别是,蓝、浅紫、紫、黄、绿和红。
把硅胶碗再套上,发现雾化效果非常理想, 所以,前面让大家看硅胶碗是没有白看的,除了关系手感、触发,连灯的均匀与否也跟它有关,真的是技多不压身,同时也显得硅胶碗特别重要。
有没有果冻的感觉,萌么?
等会补弄个直触硅胶碗的视频给大家看看灯效、。
直接盖上看看光的效果,据我所知,薄膜键盘和静电容目前没人可以做到这个亮度和灯效
LED贴片背面情况,
基本就这些了,不搞什么最后总结了,
但我不想掩盖的是我觉得这款键盘很腻害,很有想法,它就是个四不像,不像机械、不像薄膜,不像静电容、不像伪轴,但它丰富了机械键盘之外的也优质背光灯效方案,现如今大多数厂家都在瞅着机械键盘这块肥肉,一根筋的期待更便宜的轴来提升竞争力,有些独特想法显得好珍贵。 不是么?? 虽然不是什么大作,有兴趣的慢慢看中间文字,也给加个分,不喜欢的直接绕道。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