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500|回复: 39

[评测] 我不简单——评A大静电容(noppoo 108EC PRO)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mQi 于 2014-5-3 14:43 编辑

本文确实是没写完就发上来的,本来收到货就晚,这头再不赶赶进度,可能那头就上市了。。。其实是这个键盘在其他论坛应该能看到不少测评了,考虑到答应大鸟做测评,没抢上首发,总不能晚太多吧,所以先写一份初步体会吧,剩下的,过两天(估计可能是周一了)补齐。

补齐了,照片拍摄上偷工减料了,将就看吧。。。

首先说这款国产电容键盘,A大应该预热好久了,期待度也很高。但是进度却很慢,从刚开始的放出消息,到A大不断描述该电容键盘之美好,到工程版测评出炉,这款键盘就是秉承不出气死你的态度。。。直到这款键盘送到我面前
让大家期待这么久,带来的是相应的惊喜还是不对等的失落,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款简单的108键键盘的不同之处。

开箱

是的,这款键盘市面上还是买不到,小Qi依旧是抢先试用到的。静电键盘试用的消息大概是是1月吧,和nano 75一起,原本说电容键盘完成度比nano75高,原本说nano75春节前能试用。结果nano75到手好久了,祖国北方的迎春花都谢了,“完成度更高”的电容键盘才来。

当然,几个月时间肯定带来了很大改变,从最初的试用者反馈来看,这款“简单”的键盘bug很少,只需要做不大的改动。试用的一再延期就是改进的过程,直到最后,试用品已经不是工程样品了,而是最终成品。 20140502_075223.jpg
这个键盘的包装非常简单,看似工业包装。但是品牌型号一应俱全,想必也是正式包装了。其实这样挺好的,我们买的是产品内在,一个花哨的包装又有什么意义呢。

品牌是noppoo,这个美国品牌跟A大的合作关系想必很多人也都了解,其很多键盘就是PLUM代工的,后者是A大admurder自己的品牌。

20140502_075229.jpg
包装右下角是键盘的侧视图。印象中没有哪款键盘的外包装印刷侧视图,问A大为什么,并没有得到期待的答案。

108EC的侧视图有好几个亮点。你发现几个?

20140502_075239.jpg
全是英文的介绍
感觉*&%&(*……一头雾水
PS:不要吐槽啊,我可是过六级的人,什么USB、good、windows我都认识

其实就是最普通的介绍,静电开关、PBT键帽、无冲、静音设计;至于好手感、人体工学、支持USB,好像写不写都一样。。。。

20140502_075248.jpg
参数标签,依旧全英文

注意行程是4mm,据称触发在2mm,触发点可调,全域35g。

20140502_075304.jpg
暴力的顺丰,靠不靠谱看人品,不在于快递品牌。外面包了珍珠棉还是磕角了。
20140502_075322.jpg
打开包装,发现保护还是很好的

20140502_075401.jpg
简单的附件,采用了键线分离

外观

20140503_115552.jpg
键盘就是标准的104键盘,F区距离缩短了一些,右上角加入4个快捷键。额外也提供了Fn功能,不可以编程——都说了是简单的键盘。

键帽是异色设计,类似老式键帽但是配色略有不同。A大说这样看起来更时尚,嗯 ,确实耳目一新,挺耐看的。颜色是乳白,好像没照片里这么黄。
激光刻字,功率比较低,所以烧蚀的凸起很小,不太容易感觉到,字迹略淡,但是字体清晰,辨识度很高。最难得的是使用了利于阅读的等线字体,很美观,没有用糟糕的方形字体创造时尚感。

20140503_120124.jpg
这个小键盘的配色很可能是独创,灰白配色的依据么。。。不是复古键帽!说过了这是时尚设计
仅仅是大键用灰色,1x键白色

20140503_115723.jpg
侧面曲线,拍错方向了


还是来看官方侧面图吧

找到几个亮点:
20140503_115944.jpg
  • 独一无二的原厂高度键帽——除了Cherry,最常见的用原厂高度键帽的键盘就是A大出品的键盘了。尽管说原厂、OEM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但是始终有人认为原厂高度在不使用腕托时候更舒服。唯一可惜的是由于Capslock位不兼容,键帽仍不与Cherry通用。

20140503_120018.jpg
  • 复古的加厚键帽,还带R5键帽——不知道为什么,复原R5近年来很流行,尽管个人感觉意义不大。对于原厂高度,似乎该叫E高度而不是R5吧。厚键帽据说对手感有影响,本人用过的键帽不多,没感觉到什么区别。
       看正面挺好,背面看起来就不如cherry的键帽顺眼,水口什么的都有。圆柱部分松紧适中,安装紧密,这点倒是挺好。

20140503_115559.jpg
  • 圆润的边框——反正也是挺另类的设计,意义不明,视觉上放大了边框厚度,挺窄的,其实不比一些有棱有角的窄边框键盘宽。。

  • F区间距也缩短了

A大说不想突出原厂高度啊、R5的设计啊。。。我觉得从侧视图应该很容易发现这些。

20140503_115612.jpg
正面做足了功夫,做工超越同级键盘。

看不到注塑点?其实只有最上面两排隐藏了而已

20140503_115653.jpg
胶垫也不错,还是同色的

20140503_120116.jpg
键帽很齐,没有歪歪扭扭

20140503_120929.jpg
有一处不太齐的地方。键盘是白色的,让这种瑕疵比较显眼,不过108EC表现算很好的了,你去看一看复刻的Model M。

20140503_120935.jpg
另一侧就没问题,很整齐。

20140503_120838.jpg
当然这种价格的键盘不可能处处完美,背面做工就跟同级一样水平了,有些许毛刺。还有这3个洞是什么?

20140503_120845.jpg
这还有1个。另一个是为双模准备的,开个洞,肯定有人感觉不爽。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理念不错啦,正面看上去好好的就可以了。毕竟这是定位400元的民用高档键盘,不是400刀的键皇。

20140503_121048.jpg
还有个问题只跟功能有关了。就是Fn在右边,快捷键却在F1到F8,放在绿框部分会更方便单手操作。

133816tyfddff0cafdzabq.jpg
工程版就不是这样,诡异的设计

20140503_120059.jpg
右上角的是音频控制

20140503_115951.jpg
还支持交换Ctrl和CapsLock

20140503_120718.jpg
大键是平衡杆,与机械键盘通用

开关
20140503_115832.jpg
不知道算不算轴,反正我要表达switch这个含义,理解就好了。

184821ahh08us47quw1z41.jpg
这个轴心,A大说试过很多种材料,最后选用了一种POM——聚甲醛,高硬度、自润滑。这就是最开始A大放出来过一幅图,上面是各种材质的轴心,而最终采用的这种还不在其中。不知道当年为什么Cherry用POM制作轴心,估计也是试了很多种吧,当时我还问过A大,试没试过UHMWPE(一种耐磨性极佳的数量,多用作轴承),他说没有POM效果好。看来跟MX轴使用同样材料不是草率的决定。

现在看来,这种开关确实达到了A大承诺的顺滑度,得益于POM的自润滑性,活动结构没有润滑油的痕迹,而且刚开始使用出现的沙沙声异响在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静音效果出众。

不过轴心晃动程度相比MX没有改善,甚至有更差的感觉,也无法与GATERON轴媲美。究其原因,可能是POM加工性带来的问题吧,反正基本结构定下来了,变更不现实,只期待轴心能做些许改进以减轻晃动。
结构就使用之前A大放出的图吧,别问我工程版为什么轴心是红色
184822iodfyf9oy339rdut.jpg 133813str6ogvk077446v0.jpg 133814w7bxa7xst7tqrszo.jpg 184824d1yvtpx7e75e6clp.jpg


核心科技
这个键盘最特殊的就是静电检测开关了。根据我的理解:
其实机械跟薄膜在原理上一样的,都是用电路通断判定触发,只是前者是金属作为触点弹簧提供回弹,后者是印刷在薄膜上的导电材料作为触点,通常是橡胶提供弹力。空气是不导电的,也就是电导率是零,这个世人皆知吧,所以无论机械还是薄膜,电路里面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触点接触、导通;另一种是触点被空气隔开、断路。非通即断,不会存在中间状态,主控检测的是电压信号,有就是通,没有就是断。一旦触点接触不良,或者簧片振动,就会造成极短的时间内出现通断的交替,对于芯片来说,它认为这是两次触发,而对于人来说,他只按下一次,这就是双击产生的缘由。大家一直关注的触点问题,其实就是触发的可靠性的问题,按下一次就触发一次,而不是0次或者2次,而且要保持5000w的寿命。一般的键盘(一般的键盘都是薄膜或者机械,电容键盘不一般好不好)只能选择在第一次触发后等待一段时间,一般是25ms,在做出决定,具体是怎样做决定我也没太搞清,反正为了消除双击,键盘会主动地延迟25ms才把用户的输入传输给电脑(还没考虑主控反应时间)。

有没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即便是1000Hz的键盘也会延迟这25ms,只不过是每以1ms间隔向电脑输送信号。也有个别键盘这一延迟很短,似乎不多,至少我在A大之前没听人宣传过这个事情。

电容则是另一种物理量,具体看高中物理书或者这里。很多人应该还能记得C=εS/4πkd这个公式吧。电容的大小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不能忽略的一个因素是介电常数艾普西隆这东西,具体极化什么的东西不谈,空气和真空的介电常数都是1。电容开关里面两个极板是绝缘的,要检测的电容可以说就是空气的厚度。当然键盘这个实例不用平板电容这种简单的东西计算,但是一个直观的想法,空气约薄,电容越大。电容变化是个渐变的过程,只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取值,以上算作触发,以下算作断开。这样的原理保证了每一次触发的可靠性,也基本杜绝双击。
以前就记得有人说过,静电键盘研发出来为了可靠性,保证每一次按下按键都会输入,而且只输入一次。静电的触发点在键程中间,不会有薄膜键盘按不到底的顾虑,更不会有所有以通断检测的键盘双击的通病,后者只有两种状态,通、断,只要状态改变,必然会产生影响,而哪怕电容键盘由于手的轻微抖动或者外界电学干扰,只要电容值还在判断点之上或者下面,就不会产生影响,省去了双击检测,响应速度也会有很大提升。最重要,这个电容值可调,也就是,有可能刷刷固件就能改变触发位置了。对于机械键盘,除非把触点变成滑动变阻器,检测电流,估计是很难实现这些特性了。

不知道以上理解的对不对,询问了A大,说有一些纰漏,需要单片机的知识才能理解,大体没什么问题。
至此,你就该对电容键盘另眼相看了吧。这个电容键盘不简单!

另一方面,哪怕静电键盘进灰了,只要量不是很大,就不会对键盘产生影响,它们对电容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对触点影响很大。
但是,估计进水什么的,键盘就得罢工了,水的介电常数挺大,酒精也是,究其根本,都是极性物质,不可避免。
估计电容键盘是不能用金属键帽了,可能金属壳也是天方夜谭。

加灯这个问题,春节时候还说有麻烦,现在看解决了,静电一样可以加灯

20140503_121204.jpg
对角灯位,很是奇特,不知道对匀光有没有好处,这个键盘只安装了一角

20140503_123130.jpg
超厚的键帽基本隔绝了灯光,只能看见未上漆的钢板反光,实物比这个还显眼。

20140503_123354.jpg
环境光线暗一些,发现键帽还是能透光的,但是只有1/4角,对角都安上也只是照亮一半?

20140503_123455.jpg
灰色的也是略微透光的。钢板反光强烈,好在。。。正常坐姿反光不会进到眼睛里。

手感
手感这东西最省事的就是“你自己买一个试试就好了,反正也不贵”
但是话说回来,很多潜在购买者都是看测评决定的,这时候,哪怕一个晦涩的描述都会左右选择吧。

很可惜我想说第一句话,因为如果你真的需要一款108键盘,那么尝试不是坏事。但是如果不缺键盘,没有什么大必要来买一把尝试。
很多人描述茶轴是薄膜手感,然而当我买了一把茶轴,发现简直两种感觉啊。两种唯一的共同点是同属于有段落无打键音的键盘。
这个轴的手感,跟红轴更像。这也可能是仅仅35g压力有关,35g压力估计还是触底压力,与之对比,红轴、青轴、茶轴都是60g。而静电的主要回弹力由胶碗提供,弹簧也提供小部分,主要是触底的一段。可能两者作用下,反而削弱了胶碗原有的段落,导致实物更接近红轴手感,但是触底有一个缓冲,比没练成蜻蜓点水用红轴舒服不少。
以前A打提供的曲线来看,有一个段落,但是非常舒缓,还是理解成红轴吧。这货跟我用过的任何长行程薄膜都不一样,倒是跟那些轻飘飘的笔记本有些神似,但行程却不同。
好吧,我承认我还是没说清。
总之,记住这不是一款高端薄膜

不排除更大压力的静电键盘会像薄膜更多。

胶碗A大说可以自己更换,买一把薄膜拆开云云的,反正我不会。何况现在说这个胶碗也是应用高档材料,寿命很久。我只想吐槽这个一体式的胶碗,没法分区压力啊。原以为35g的空格会很难受,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空格的压力加大了,不用担心误触空格。
总结
这款键盘的定位也不是退烧键盘,甚至很多人也可能是初烧键盘。定位上可能是优势吧,也就是这款键盘的手感是其特点,却不是唯一卖点。触底的缓冲对关节是一定的保护,接近直上直下的体验与薄膜很不相同,快速敲击也很舒服。触发点比较高,而且原理上的低延迟、少双击,无论用作办公键盘还是游戏用都是合适的。如果品质有所保证,辅以合适推广,应该会侵蚀机械键盘不小的市场。




133809dccipliyhnzpffll.jpg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2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坐等完结 甩节操

点评

等完结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 23:16
发表于 2014-5-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配色和键位很喜欢  触底手感很轻什么的最喜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胖鸟 发表于 2014-5-2 23:04
沙发 坐等完结 甩节操

等完结吧
发表于 2014-5-2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玉照,奖节操!
发表于 2014-5-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晕nop也出静电容的键盘啊
发表于 2014-5-3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点扬帆起航 发表于 2014-5-3 03:13
给赞,给节操了,还有比我更给力的么?
兄弟你这试用是怎么获得的哇,感觉很给力的样子

关注某论坛,有信息
发表于 2014-5-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5-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仔细看完帖子了,最后我能简单的概括出这几个字吗?“高级薄膜键盘”,我觉得我是这么理解的

点评

我的理解——加了薄膜的弹簧,打错,是加了弹簧的薄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23:23
不会吧,我没有表达这个意思啊 其实定位还是比不上很多纯正薄膜的,但是从原理来说优于薄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D.kun`PaJero 发表于 2014-5-3 15:28
今天仔细看完帖子了,最后我能简单的概括出这几个字吗?“高级薄膜键盘”,我觉得我是这么理解的

不会吧,我没有表达这个意思啊
其实定位还是比不上很多纯正薄膜的,但是从原理来说优于薄膜
发表于 2014-5-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Q酱哪里搞到的键盘?

红色是35G的标示?这方法不错,以后用不同 的颜色来区分手感~

空格的薄膜,是不是比较厚,来营造硬朗的手感~

点评

哪块红色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17:07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athlon1400 发表于 2014-5-3 17:04
Q酱哪里搞到的键盘?

红色是35G的标示?这方法不错,以后用不同 的颜色来区分手感~

哪块红色了?

点评

这个估计是新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23:24
发表于 2014-5-3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OTZ

原来红色的轴心不是这里的~
这把的轴心是全白?

点评

。。。 红色是工程版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17:23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athlon1400 发表于 2014-5-3 17:20
OTZ

原来红色的轴心不是这里的~

。。。
红色是工程版的
发表于 2014-5-3 2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默认是触底后触发么 开关里面有没有薄膜结构

点评

帖子里都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20:21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妞妞的仔仔 发表于 2014-5-3 20:07
这个默认是触底后触发么 开关里面有没有薄膜结构

帖子里都说了

点评

0 0 用电脑上看到了 手机党开始没刷出来图 这个触发键程可以编程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21:01
发表于 2014-5-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角灯也只是支持一个边角 pcb上个不可能全键支持的双边角背光 供电扛不住

另外这两张pcb不是一个版本的?

点评

有可能吧,都是引用的图 供电,可以双USB3.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21:26
发表于 2014-5-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0  0  用电脑上看到了 手机党开始没刷出来图

这个触发键程可以编程么

点评

手机看测评很难受的 绝无可能,至多是刷固件改变,也可能改都改不了,因为不知道芯片能不能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21:28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胖鸟 发表于 2014-5-3 20:48
对角灯也只是支持一个边角 pcb上个不可能全键支持的双边角背光 供电扛不住

另外这两张pcb不是一个版本的 ...

有可能吧,都是引用的图
供电,可以双USB3.0

点评

双usb取电可以 pcb led供电布线就更复杂了 目测板子要做到4层 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21:5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4-6-27 10:06 , Processed in 0.13007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