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小米6手机刚刚发布之时,为了配合取消3.5mm耳机接孔后的音频使用,不久小米便推出了Type-C接口的降噪耳机。作为米6的忠实用户,笔者也是第一时间入手,全金属腔体精细设计加上不错的降噪功能,一直相伴至今。不过作为普及趋势下的专属接口,虽然如今的主流旗舰机型均采用Type-C,但保留此传统耳机接口的手机仍然很多(比如OV),更不用说出门常带,一直沿用至今的随身音频播放器了。于是乎,采用3.5mm耳机插头的小米降噪耳机的推出便变得顺理成章。在刚过去不久的双12狂欢夜上,小米终于发布了旗下第二款传统接口的降噪耳机,除去价格延续前作之外(一贯的小米价299元),其外观细节处多有不同,到底它的综合素质如何,降噪表现又是怎样?一起来看下吧: 产品的包装采用了全景式展示窗设计,并罩了层印满各种说明文字的透明外封套。正面处最显眼的莫过于左下角位置的“小黄标”(Hi-Res)啦,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洗礼”(国内外各厂商,包括小米之前推出的几款耳机都有此标识),想然大家对它所代表的意义非常熟悉了(192kHz/24bit高解析度音频标准)。 而在包装的背部则以简/繁中的形式印着耳机的详细规格、参数及特色卖点等信息,后文会加以详述。 打开包装后,可以看到圆角四方的水晶盖收纳盒,如果你是个米粉,且此前用过Type-C版的小米降噪耳机的话,一定对此种设计并不陌生。而盒身“枕后”就是连卡式说明书。“下半身”盒内可以打开,里面的“彩蛋”是土黄配色的绒布袋(其实笔者更喜欢磁吸卡口的尼龙袋)。 当然配件还不止这些,取出收纳盒中硅胶绕线器上牢牢捆绑着的耳机本体后,还会看到在下方两行整齐束列的三对儿硅胶套(其旁有XS、S、L等具体型号凹刻)。而盒身底部也同样印有密麻蝌蚪小文的规参一览,就不多做展示了。从包装设计到内容物罗列,此次发布的小米降噪耳机与Type-C版并无二致。但在耳机本体外观细节上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来看下“主角儿”吧,虽然在外观上,此次的普通版小米降噪耳机与之前的Type-C版大体相同(前者比后者腔体要更大一些),但初入手时最大的不同之处则在于涂层的区别,虽然二者腔体均采用了全金属外壳,但相比Type-C版那给人以流光溢彩的“奶油小生”,本版耳机则在塞头、降噪盒控以及金属背夹等部分,均采用了6系铝合金材质,并历经多道CNC精雕加工而成,从而给人以精致良品的观感,而在触感上也更为细腻温润。 此耳机搭载了2动圈+1动铁的声学架构,为了降噪的同时不影响音质,它还采用了“分离声学系统”(拥有独家专利哦),三单元共融于一个音腔,降噪声学系统和音乐声学系统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此外,该耳机其它参数为:频响范围20Hz-40KHz,额定功率为5mW,阻抗为32欧姆,其灵敏度100dB,作为一款手机配塞,此耳机还是非常容易驱动的。 导管处扁圆状的金属滤网:略微倾斜的结构更为贴合耳道,同时也提升了被动降噪的效果。实测佩戴后还是比较舒适的,久戴也不会感到不适或疲累(28克的重量还是相当轻盈的)。 整副耳机最显眼处就是那大大的长条状降噪盒了(集成线控),在一侧处的顶部可以看到拨动式的ANC降噪开关(共分三段,分别是强、弱档和关闭),以及指示灯(绿色表示降噪开启,黄色为降噪开启且充电中,红色为充电中,红闪为电量LOW)。两挡式的降噪设计,方便用户结合所处的不同场合环境做出相应的操作以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比如身处嘈杂的闹市街巷,或者飞机场、地铁站时,可以开启降噪强档(当然也更费电),效果表现亦会更好(如果是出于续航的考虑也可以开启弱档)。 线控的正面为常见的三键式设计,三枚圆键一字排开,分别为可用来调节音量(两端对称上为加大,下为减小,),中间为多功能键,按一下为播放/暂停,按两下为下一曲,三击为上一曲。各键位间分得很开,反馈力度适中,盲操起来也不会引发误操作。 虽然同样是三键式降噪线控,但因为Type-C版为手机供电,所以要显得更为精致小巧(普通版毕竟要自身供电,里面塞有电池)。 在出行使用耳机时,很多人都会遇到因为风力、运动等外力影响,耳机会不自觉的与衣物间发生摩擦,为了降低这种情况,在线控的背部设计有金属材质的弹力背夹,可以直接夹在衣领、口袋、裤兜等地方,避免因耳机线的摆动而造成的“听诊器效应”。 盒身内置了容量为55毫安的聚合物锂电池,在另侧边处留有防尘盖“隐藏”着的Micro USB充电接口(两小时内即可充满),官方宣称开启降噪后其续航时长可达12小时,即使是重度使用下,也足以满足一天半到两天的日常所需。 线材方面,线缆长约1.35米,采用了两种不同材质,以线控为界,耳机上部为柔顺的TPE材质,高滑顺滑且可有效降低听诊器效应。而线控以下为抗拉耐磨的编织线,持久耐用且不易缠绕,方便日常使用收纳。 接口处为3.5mm镀金插头,L型,相比直插更易插拔,也不易损坏。 最后来谈下体验方面的感受吧,首先是降噪,官方提供的数据中,其主动降噪范围在50~1500Hz宽频,其最大噪音抑制>20分贝,这也就意味着,日常环境中大部分低频噪音都可以有效消除。关于多大分贝才算噪音,在这里笔者给大家科普下,一般来说,20分贝以下就是夜深人静时的环境背景音,相当安静,人耳几乎感受不到。而20-40为轻声耳语,40-60为多个人正常的室内谈话。60-70间为喧哗吵闹,而70以上就是相当吵,此时人耳就会觉得不舒服,比较刺耳了(极限值为120,此时会听力受损,多呆一分钟甚至会暂时致聋)。那小米降噪耳机能达到怎样的降噪程度呢? 笔者在实测中发现,开启“低档”时(相当于40以下分贝),室内同事的低声耳语统统“视而不觉”,有种突觉清爽的感觉,比较适合公园静谧处、图书馆边听音乐边阅读时使用。当然,如果是喧哗的闹市,还是得提高至“强档”(应该在40以上70以下),此时即使是身处地铁、公交,任尔脚步喧腾,也不会特别影响音乐的聆听(当然啦,整体声音还是比不开降噪时要显得沉闷些,压迫感也要更强)。毕竟耳塞不是头戴,如此小巧的降噪耳机能达到如此效果已然很不错了,更何况它仅售299元。 音质听感方面,上文曾说过,该耳机采用了分离式声学系统,主动降噪的同时并不影响声音。在这里笔者搭配的前端是刚入手的随身播放器,整体而言,双动圈+动铁的三单元组合表现不俗,三频均衡自然,低频强劲有力,细节与量感也很丰沛,下潜略显不足。中频柔和细腻,有一定的层次感。人声位置适中,略有齿音。高频通透亮丽,解析力不错,延展性较为一般。总的来说,此耳机依然继承了小米耳机一贯的舒适耐听的特点。平时出街听听流行、摇滚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 结:如果说早前的小米降噪耳机Type-C版是配合米6使用的“最佳拍档”的话,那么这次的普通版无疑是在前作基础上的一次大踏步。标准3.5mm插头使用范围更为广泛。降噪与音质双分离,互不影响的分离式设计也很好的兼顾出街与听音的需求。特别是依然299元的售价,其性价比依旧很“小米”。如果你是出街党,不妨来入条玩玩,相信它的表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