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anyan 于 2018-8-27 21:52 编辑
Intel Z390 系列芯片估计很快就要和大家见面了,据媒体透露相比Z370来说多了原生WiFi和USB3.1的功能
趁这个热度 今天来开箱 二款 USB3.1 Gen2 高速的移动硬盘盒。
AKiTiO的Neutrino 冰極光 和
DELOCK 42545 USB3.1 Gen2 2.5” SSD固态硬盘盒
照例 附上二家的 官方宣传照片
当然商家的宣传重点就是 10G 但是有多少硬盘能跑到宣传的满速900MB-1000MB呢 ?
USB3.1 Gen2 发布蛮久了,但是市场上一直不火 而真正Gen2版本相关USB3.1产品 更是少之又少 等Z390系列发布后 USB3.1也会普及吧
今天来个开箱评测 和大家一起共赏
先说一下这二个牌子
AKiTiO 艾克优品 是一家台湾的外设公司 当年用Macbook 外设时他是Thunderbolt 产品的专家,他家作为苹果的外设风格也是简约为主。
而DELOCK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
DELOCK是德国TRAGANT HANDELS公司的注册商标,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开发与生产各种转接设备在欧洲卖的比较畅销 国内可能比较少见吧。
首先登场的是Neutrino 冰極光
不得不说台湾厂家广告封面做到真好 让人很有购买欲 一开始就被AKiTio官网图片吸引了
点击官网链接
开箱照片
所有的内容:绑线带、USB线,外接盒本体、螺丝和脚垫、中英文说明书。 拿到手[size=15.3333px]正面看下来实物没有广告上那没惊艳 有些小小失望
但是铝制外壳 磨砂感觉还是 棒棒地
后面我发现正面其实还有一个贴膜在的 撕下来后还是有镜面效果的
拧开螺丝 打开硬盘盒的样子
还是 made in china的
其实就是厚厚的一铝壳和一块板子
第一眼看上去 是不是有些廉价的感觉。。。
不过 全尺寸PCB的设计 硬盘放上去安心些(心理作用作祟吧)
现在由于节约成本国内厂家做到完整的PCB都不多 大部分都只有转接口一小块
看一下这个PCB板子上芯片图
拍的不太清楚 大家凑合看看吧
当时选购就是为了 asmedia ASM1351的控制芯片 才买的这个盒子
关于测试速度
USB 3.1 Gen 2,要跑到10Gbps的带宽,线材的规格、质量比较重要(因为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标榜USB 3.1的线材,大多只是改接头,事实上根本无法跑到高速,甚至只有USB 2.0的速度 = = )包装盒里还有官方赠送速度可达到10Gbps带宽的 USB Type C to USB Type C线材
我买的时候店家还多送了一款原装的 USB Type C to USB Type A的线材
如果大家用Mac计算机的话,新的12‘ MacBook可以直接使用 Type C接口
这样在Macbook 上终于有了替代thunderbol接口的遗憾
如果你经常拷贝几百兆的制图文件话 作为Mac用户还是相当收益的
但是速度也就只有和 thunderbolt 一代的差不多。
在接下来看看 第二款
Delock的官网 就比较简单了
点击进入官网
他家产品比较多 并没取什么名字代号
只有产品数字型号 所以你要找一款产品还比较麻烦
我手中的这个型号 Item No. 42554
芯片是 Asmedia ASM1351 + ASM1456
这个包装里东西还是比较多的,
包装内容:产品本体x1, USB 3.1 Gen 2 Type C to Type A线材x1 (特殊线材, 仅适用E-sata接口), 螺丝起子x1, 螺丝x4, 防水材质保护套x1, 英文说明书x1
Delcok 的接口是比较特别 5 in 1的
其实就是多了个 E-sata 线材的兼容口(这个是给我家NAS用的)
我们平时正常使用的USB3.1线材 也可以直接使用
拿官网的介绍图片来看一下吧
同样拆开看看PCB
再次拿出 另外一个 一起拍照看看
打开看看二个PCB 对比一下
Delock的倒是 made in Taiwan的
其实二款的USB3.1芯片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Delock 还支持E-sata
我平时还可以给我家里的NAS机器使用
最后安装上SSD 就开始 PC上对 Type C接口的测试了
我PC主机这边二块板子 华硕 M8H Alpha 和 M10A也都自带Type C接口测试时问题不大,
其实这二个硬盘盒我也买了有一段时间了 但是由于手头没有多余的SSD来发挥USB3.1的速度也就一直闲置着,
直到现在 有二块intel 750 1.2Tb后 淘汰下多余的一块 镁光的MX300 750G 正好可以发挥下硬盘盒的作用。
安装上SSD 后 大家比较看看外型
好像还是台湾的产品做的 细致一些 德国的有些粗犷啊
最后就是上机 实测啦
大家看看SSD速度测试软件 懒人三件套 截图
手机拍的 不截屏了 画质有些渣啊
大家可以看到 asmedia ASM1351芯片基本上发挥出了镁光 MX300系列的正常水平
平时使用MX300 固态速度也就这样了 和接主板上的sata 6也差不多这样子
但是4K的读取速度和随机速度惨不忍睹 大家看看就算了 毕竟15年的产品 MX300系列 是主打廉价版的SSD
如果要和台式机上NVME的intel 760p和intel 750的比较 那还是差距蛮大的
Intel大法好啊! NVME SSD就买 Intel ,三丧就去他NN的吧
单单作为移动硬盘来讲 目前这样的速度我还是比较满意了
对于日常复制一些蓝光原盘的文件来说 速度已经大大提升,二款都是易散热的铝外壳而且外观还算都过的去
芯片也都是全PCB尺寸,作为内部sata接口的盒子来说 这速度基本上就是usb3.1带来提升的极限了
记得当时买的价格分别是二百出头一些吧 总之对这二款硬盘盒还算比较满意的
最后多讲一下题外话
如果真想要跑到广告上说的USB3.1 Gen2 满速 800MB以上的话 估计要另换SSD硬盘 才有可能
比如说 现在taobao上有卖的的 M.2 NVME转usb3.1移动硬盘盒 卖家的贴图 随意跑跑测试软件 分数就是 900-1000mb的速度
这些转接盒一般都是JMS583主控。
主控当了nvme host,然后自己又模拟一个usb scsi设备让电脑读写。
就相当于,主控充当一个普通的usb移动硬盘,电脑对主控读写主控再实际操作对nvme ssd写入。
但是这个东西有几个缺点
第一 nvme 的SSD 一般都能上 20Gb的速度,最大支持到PcieX4 也就是40Gb的速度
然而USB3.1 最高就只有10Gb 这有些大材小用了,而且NVME的SSD 价格也比SATA的贵多了。有些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其次淘宝上卖的主控JMS583就是一款USB 3.1Gen2转PCIE 3.0 X2的芯片。最重要的是JMS583主控并不成熟,目前也就许多国内不知名的商家在做这东西。
然做为SCSI是读不了SMART的状态的,也就不会监视自己的温度 于是乎这主控貌就没温度控制(不会因为过热而降速运行),Nvme固态颗粒发热严重
这样的硬盘盒在长期工作下存在着严重的过热问题,整个外接盒还只能是被动散热的,最后NVME的SSD长期在高温下工作 结果自然是你懂的。
买这种东西来玩玩 跑个分数 就算了,要真放在Macbook下工作制图拷贝 最后烧盘是必然的。大家千万别因为跑分上10Gb 而因小失大啊
建议以后真有新的技术硬盘出来大家再看看USB3.1的实力吧
目前来说 真要有 20Gb以上的需求 还是走Mac的 thunderbolt II代 当然价格你懂的。。。
期待以后有新一代的产品出现 可以继续和thunderbolt II抗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