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华硕30周年庆,所以晚上的发布会主要是华硕品牌产品的发布会,而作为重量级子品牌的ROG产品发布则被安排在了上午和下午。大家估计新闻可能看的腻了,这次我们捞干的说!
今年台北电脑展ROG外设大戏只有一个,那就是Theta 系列耳机,产品定位比我们之前评测过的ROG Delta明显要高很多,价格应该会更高,一共有两款产品,1、总共8单元的支持混合模拟低频单元的Theta 7.1,2、定位Hifi的静电平板单元混合金属镀膜动圈单元的Theta Electret耳机,这两款耳机都是有线封闭大耳,其中前者Theta 7.1是内置了声卡的USB耳机,后者则是3.5mm接口耳机,其实我相信大家更关注Theta Electret耳机的情况和表现。
ROG外设年度大戏 两款Theta系列耳机
Theta 7.1耳机主打8个大型Essence单元 为了把单元做大去掉了传统的低频单元
为了更纯净的声音,声卡堆料也是下了功夫,堪称ROG USB耳机之最,并且麦克风支持Ai-powered主动降噪,现场演示了几乎可以过滤掉mx青轴码字的声音同时人声保持几乎同样的清晰和准确的辨识度。
这样两侧耳罩内各有4个单元 并且通过联合同步虚拟低频单元的效果
重头戏Theta Electret Hifi耳机 并且属于定位游戏的hifi耳机
首创的使用了一个3×4cm尺寸的静电平板单元混合一个金属镀膜动圈单元
说到静电平板单元有的同学会略陌生,我们熟悉的更多可能是日本的Stax静电耳机,有很高的技术门槛,通过类似电容平板的结构实现远低于传统动圈耳机振膜的厚度,拥有极高的灵敏度和解析力,还有几十万售价的森海塞尔大奥也是静电单元的耳机,当然较大的静电平板单元除了本身成本很高,同时需要搭配专门的耳放来驱动。ROG Theta Eletret用的是一个尺寸相对较小的静电平板单元,目前不确定是不是Stax的方案,同时匹配了一个专门解析中频和低频的45mm金属镀膜动圈单元。很期待在之后的表现,后面我也个这款耳机的设计师聊了一些关于这款耳机设计的细节。
其实这款耳机最大的障碍就是处理好两个单元在不通过频段过渡的衔接表现
媒体体验时间
Theta 7.1耳机参数
Theta Eletret耳机参数
Theta Eletret耳机
Theta Eletret耳机
Theta Eletret耳机
Theta Eletret耳机用了大量的金属材质,贯穿的不锈钢头梁骨架,头梁内衬用的是可拆卸清洗的布制设计,单元外罩是减重过厚度的铝镁合金封闭式结构,同时在单元上面做了一排调音的气孔。类似Arctis寒冰的单侧耳挂,不同的是Theta用的是金属结构的耳挂,好评。两个单元的出线用的是双边设计,所以在头梁里并没有任何的走线。但耳机重量依然超过了340g!
特写
静电平板单元+金属镀膜动圈单元
两个单元的结构布局做过大量的测试优化 最终选定了这个方案
在细节上,为了更好衔接高灵敏度的静电平板单元,这个动圈单元用了金属镀膜,用的是镀银,提高动圈单元的高频下灵敏度与解析,让衔接的更好,设计师也是非常自信地表示这两个单元衔接非常ok!单元是32Ω的阻抗,理论手机就可以推动,但实际上还是要搭配独立的耳放才能推出最好的表现,这个表现主要是风格,推动不能等于推好,所以Theta Electret无形当中有增加了一个门槛。两条线材是2in1到3.5mm接头,用的是无氧铜镀银,耳机单元结构设计和调声也是针对这个方案的线材来进行的。耳罩用的是皮质,当我问是否可以考虑植绒甚至翻毛皮耳罩替换,得到的说明是目前只有皮质最好的封闭效果才能保证这种混合的单元结构和调音表现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现场只有游戏体验,在高频部分的衔接上并没有听出什么问题,体验机接的是ROG的一款外置声卡,最后这款耳机肯定是要上耳放来推的,我们更期待评测中的表现!
未来估计还会有其他品牌的耳机采用这样的混合单元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