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wq5536 于 2020-3-11 01:08 编辑
黑爵AJ390洞洞鼠评测 前言: 本人的上一篇评测,估计是7、8年前发的了吧,从2007年买了第一个IE3.0开始,我就进入了外设领域。2011年大学毕业之后就没有再太多关注……2014年孩子出生,今年孩子就要上学了。最近发现我对外设的痴迷仍然是辣么强烈。老婆开明,没有过多的限制我的外设自由。30多岁的老男人,继续开始烧。 要知道本来我是对洞洞鼠标嗤之以鼻的。为了减重,打的浑身是洞,牺牲了太多美感。虽然很多鼠标都为了美化自己加入各种灯啊,线条啊什么的,可我还是不太能接受洞洞鼠。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老外开始率先在鼠标上打洞之后,打洞开始流行,并且价格奇高。我2011年附近最喜欢的鼠标(至今仍然是最喜欢的之一)就是Razer的3.5G地狱狂蛇镜面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70g的重量加上很细的线,让我感觉不到束缚。那时我也到了自己的cs巅峰,还记得在网吧用镜面狂蛇USP手枪局B洞1V5全是爆头的情景。还记得m4中门1v5的情景。那是我的青春。 感觉第二春要开始了。去年正式回归csgo,发现今非昔比。不多说了。开始正文。
正文: 前阵子在主页里看到了AJ390。第一感觉,我去,活脱脱国产奥丁。感觉奥丁价格比较高,不值这个价,为了省钱,买了这个感受一下。 Ps,自费150某bao买的,没收任何人任何一分钱,我就是有一说一,凡是戴有色眼镜看,觉得是软文、枪文、黑文的可以关了。 话不多说,上图。 一、外观 先看包装
拆开看
别小看说明书,还真有用,这鼠标自带黑科技(预设宏)通过说明书知道如何农出来。 打开包装,鼠标本体就这样
看看反面
N视图
2种抓握姿势,我更喜欢抓握而非趴握,但是感觉都很舒服,啥都不说了,毕竟外形跟奥丁一模一样,只能说奥丁手感好。
二、拆解 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开拆、原谅我的P图技术,为了搞背景,把阴影搞坏了,懒得重新照,谁能教教我怎么处理最好,谢谢 吹风机加热之后(为了保护脚贴)撕掉这2个脚贴就行了,螺丝很好拆。不得不说,连脚贴都跟奥丁一模一样,太过分了。
打开了,呼吸灯罩上写着A·jazz也就是黑爵的英文。总感觉怪怪的。但是不罩起来又觉得很刺眼。电路板下部是圆形的,这跟奥丁model O不一样。人家正版是半截的。
ABS上壳,说实话,为了减重,这塑料质量真是不咋地,看这些颗粒感就知道塑料质感粗糙。
dpi切换键的塑料柱头部是被烫平的,出厂就这样,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做长了?dpi切换键内部造型的形状也跟奥丁model O的dpi键一模一样,要不要这么像。
上盖全拆开:
上壳手掌部分,左上角的毛刺,估计是注塑口。
大家发现某条线不够平吗?细节实在是不咋地
侧键结构跟model O不同。Model O的侧键是独立小号电路板插进底盘里,触点对着侧键。这货是用的触点附近凸起的奇怪微动,这么多年头一次见。
左右键是华诺蓝点5000万次点击微动,键程比欧母龙长,确认感不错。Model O用的是华诺绿点。等有空我自己换欧母龙。 看看电路板
PAW-3338定制版(注意3338后面跟着AJAZZ的oem)8针传感器。话说我对8针传感器没有任何顾虑,从3050这8针引擎不丢帧开始,我就觉得8针只是简化了部分功能,但核心的ips、加速度、dpi等是不会阉割的。 这引擎参数一点都不弱鸡:40G加速度,400IPS,16000dpi,顶级性能!这个毋庸置疑。 懒得用mousetester软件测试,其实测试过,没截图,没任何意义。无修正。 无修正、不丢帧、定位准;无修正、不丢帧、定位准;无修正、不丢帧、定位准!!!(重说三) 滚轮结构跟model O几乎一样,4pin独立小号电路板,RGB LED贴片灯。
电路板正反面:
为了灯光,黑爵把电路板搞这么大,着实加了不少重量,至少5g吧。结果被人吐槽的最多的也是嫌灯效看起来山寨气息浓厚。上电之后,我倒觉得灯效还好,调成最朴素的呼吸灯或者循环灯效就没那么重的山寨气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