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同87键的体型对比
高斯ALT83G的体积还是要小上一圈,便携性上或许比不上61键,整体也不赖,一般的背包都塞得下。
顶部多出一个键位高度
83键布局的由来?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计算,一个加减算法就行。
ALT83G比ALT71多出12个键位,这12个按键就是F1到F12。
71+12=83也就可以简单理解为ALT83G是ALT71加了F区的版本。
论配列布局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ALT71 ,足够精简,另一方面是F区的使用并不多。当然,高斯ALT83G的特殊布局只是一种产品覆盖,是高斯的产品线规划与差异化竞争需要,只是站在我个人角度我还是会更加推荐ALT 71。
喜闻乐见的方向键也有完整保留
像DEL、HOME、PDUp、PgDn、End这些功能编辑按键由于键盘有了更长的高度,而只需要一列就能将他们安置妥当。
就实用性角度而言键盘的按键数是一寸长一寸强,更多的按键数意味着玩家只需要较小的调整与适应。
不过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这些另类布局键盘在按键排布上除了紧凑理念,还要最大程度上保留主要键位布局,在这点上高斯ALT83G并不如ALT 71那般完美。
在键位上调整较大的是右Shift键,给方向键↑贡献出了一个键位长度而变得十分mini。
另外还有空格键左侧的Alt、Fn、Ctrl三个组合功能,同样是被方向键挤压,由原来的1.5X缩短成现在的1X。
由此看来ALT83G对于方向键是相当重视,下来很大力气,不惜牺牲几个重要键位也要将其完整的保留下来。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我是还比较支持这种按键分布,毕竟方向键实在是太重要了 。
不过按键布局的调整无法避免的是适应性问题,这个需要用户自行适应调整。另外还有一点是这些调整键位不能兼容主流键帽,更换键帽是个问题。好在高斯这套白色靛金石素质并不错,PBT材质耐磨,多色拼凑颜值在线,后期再更换的需求性不大。
全新2.4G无线
聊了这么久的按键布局,再来看看此次高斯ALT83G另一个闪光点,2.4G无线。
说是闪光点其实并不算很稀罕,也不值得大书特书,隔壁的IKBC和杜伽都已捷足先登,在机械键盘领域也有不少搭载了这种更加稳定的无线方案。
快捷与稳定是2.4G相较蓝牙最大的优势,缺点是需要占用一个电脑USB口,适合对稳定性需求较高的用户,是游戏键盘的最佳选择。
一对一工作模式是2.4G的缺点也是优点,是否适合还得看个人需求。
常规属性概览
聊完这款高斯ALT83G的最值得聊的两大亮点,再来看看其他常规属性。
超窄边框,极简外形
高斯一向不喜欢在键盘外观上堆砌太多花里胡哨,简单线条的设计语言贯彻整个产品线,其中必然会损失品牌辨识度,不过这种简单也赋予了键盘极高的耐看性,不会因为年月的渐长而觉乏味,也不会随审美的成熟而变俗气,可谓男女皆宜,老少通吃。
首先是这超窄边框,真的非常窄,可以追溯到高斯ALT61。如此窄的边框将键盘体积浓缩,进一步巩固小键盘的体型优势。
超薄的外壳上玩不出太多花样,干脆怎么简单怎么来,简洁也是高斯一如既往的产品调性,根植于血脉中。
一体成型外壳将轴体与键帽围绕其中,提供一定的保护性。
Cherry轴
作为cherry轴的忠实簇拥者高斯家的键盘基本都是采用的原厂轴,而且从这把键盘上可以看出高斯的轴体库存还不少,我这把ALT83G居然全部采用老款青轴 。
要知道因为cherry换了制造模具之后轴体品质下降不少,而这cherry青轴是影响最大的,相传Leopold、Filco等注重极其手感的品牌,轴体都是经过人工一颗一颗检测才能入库使用。
Cherry轴近期的品质问题让国产轴有了抬头的机会,但这种老款轴体的手感还是值得信任。
PBT键帽
关于键帽其实没有太多可细讲的,探讨最多的无非就是耐磨性问题,PBT键帽的普及有效缓解了这个问题。
高斯很早前就开始在键盘普及PBT材质键帽,这款ALT83G是高斯的靛金石配色,在灰白双拼色间再加入了黄色和蓝色键帽,古典中透露清新,审美是很个人的问题,我就不做太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