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97主板发布要早于Haswell-Refresh处理器,跟Z87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增加了采用PCIe总线的M.2 SSD接口,其他并没有很实质上的变化,依然是兼容全系列的1150接口的桌面处理器,并且BIOS的微码已经为Haswell-Refresh处理器写好了,全面支持最新的Haswell-Refresh系列处理器。Haswell-Refresh根本不能算是新一代的处理器,因为核心架构和工艺制成相比Haswell都没有变化,产品覆盖从赛扬到i7,整体看也是单纯默频和TB频率的增加,命名上在之前Haswell处理器型号的数字上增加了20,这差不多就是最明显的变化了。许多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Intel会搞出Haswell-R和9系列芯片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Haswell在处理器性能上相比上代IvyBridge整体提升不是那么可观,并且特别是4系的K军团相比Ivy的K军团产品超频的表现太一般,体质一般同时温度高,这让本来定位于Ivy换代的Haswell系列市场上有些尴尬,估计也可能是迫于下游主板厂商的压力,潜台词差不多是——“Intel你这么玩,我们还怎么往下搞?”。借光Haswell-Refresh来换血,表现平平的4系K军团迎来了新成员,那就是i5 4690K和i7 4790K,当然还有一款比较特殊Pentium G3258(二十周年奔腾)。
作为Haswell-Refresh“新军”的旗舰型号,i7 4790K跟前型号i7 4770K方面本质没有变化,但是默频提升是新发布的Haswell-R系列中最猛的,默频由4770K的3.5GHz提升到了4.0GHz,睿频后可以达到单核心4.4GHz的水平,另外告诉大家一下,现在好多的Z97主板支持4790K直接睿频到四核4.4GHz(本次评测中的技嘉G1.Sniper Z97同样支持),这样相比4770K四核心频率最高提升了0.7GHz,这是有多么急于像消费者证明i7 4790K完爆4770K啊!不过新的问号来了,那就是睿频能干到4.4GHz的4790K毕竟是一款带K的处理器,还能再往上超多少?超频后的温度表现怎么样?本文将告诉各位答案!
这次配合i7 4790K的是来自技嘉的G1.Sniper Z97,属于我们熟悉的G1.Sniper型号的延续,也属于技嘉“游戏玩家”系列主板中的一员,另外两个系列是“超耐久”系列和“超频玩家”系列。按照Haswell-R平台产品的先后顺序,我们来先看着一下技嘉的这款G1.Sniper Z97的板子。
外包装
老玩家一定了解技嘉G1.Sniper系列是黑绿配色,包装也是各种“军械”的风情,这次技嘉则完全将G1.Sniper划归于“游戏玩家”系列中了,这个系列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后缀,那就是Gaming,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技嘉官网看一下。这次新命名以及配色方面,技嘉Gaming系列、微星Gaming系列、华硕Gamer系列也是出奇的相似。不过我认为从这些同类板子的设计特色方向来看,其实搞的最早的还是技嘉的G1.Sniper。
技嘉G1.Sniper Z97 外包装
包装是红黑白的风格,这种配色也可以说是技嘉多年来的首次尝试,我接触过几款之前的G1.Sniper主板产品,感觉外观上这次的G1.Sniper Z97变得没有之前那么张扬了,反而更加低调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划归Gaming系列后头上还有三款Gaming后缀产品的缘故。
产品技术导读
以前都是习惯把各种技术介绍搞到包装背面,现在人越来越懒,做成这种翻页的浏览形式也是顺应大潮。这款板子的各种技术亮点大家看吧,开篇就不详细说了。
主板参数表
G1.Sniper Z97完美支持Haswell-Refresh处理器,其余的跟前一代G1.Sniper Z87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没有SATA Express和M.2接口,当然这两个接口现在来看对于游戏玩家的台式机来说实用性并不是很大。最多支持双卡SLI或者交火,依然在音频和网络上有强化,后文会有介绍,这也是目前技嘉“游戏玩家”系列主板的特色。
附件上比较有诚意的就是四条SATA透明皮的数据线了,两条双直头与两条一弯一直头的SATA线,质量很赞,剩下就是说明书,安装手册,贴纸,挡板,尼龙扎带和SLI线了。
大头来了,我们来看看这张G1.Sniper Z97的本貌,如果你不了解上一代G1.Sniper Z87的话,可能会认为这代变化比较大,其实整个板子的布局基本上与上一代Sniper Z87一致,明显的是散热片以及插槽颜色换了风格。
G1.Sniper在技嘉产品线中的定位是高级游戏玩家,超频的话有SOC系列,传统的则有超耐久系列。主板上直接隔离出了板载声卡部分,这也是当下针对游戏玩家主板产品的趋势,采用了创新独立音效芯片,尼吉康的音频专用电容,可更换运放。
网卡部分则整合的是Killer E2200游戏专用网卡,接口方面也对于音频方面做了优质化,同时在整体供电元件上也保持了与侧重超频的SOC系列板子几乎相同的型号规格,当然后者在规模上要比G1.Sniper更大一些,但你可以看出G1.Sniper Z97的定位,尽可能地照顾各类用户。
整体
LGA 1150插座
技嘉官方介绍是CPU插座的引脚是五倍镀金加持过的,至于为什么这么搞,我想各位硬件玩家都清楚。
这里再来罗嗦一下,两个USB 2.0接口,一个PS2接口,一个镀金的同轴输出接口,一个支持DP 1.2规范的DP口和一个支持HDMI 1.4a规范的HDMI口,一个独立供电的音频专用USB接口,四个芯片组原生的USB 3.0接口,一个千兆LAN接口,以及光纤口和五个镀金的音频接口。
四个双通道的内存插槽,相同颜色为不同的两个通道,最大支持32GB容量,最高频率可以支持DDR3 3000(O.C.),支持XMP模式。
三个PCIe 2.0 x1,一个PCIe 3.0 x16,一个PCIe 3.0 x8,还有两条PCI插槽,可以让用户继续使用自己的PCI设备,当然要有驱动才行。
随着主板的更新换代,特别是Intel在LGA 1150的Haswell处理中整合了部分的输出VRM(供电模组),所以主板的供电设计就更加的简化了,板载的供电元件也少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供电元件的发热量就小了,所以尽管是被动散热,但也依然可以考量不同品牌对于产品的重视程度。
供电部分Mosfet上的散热片
铝制散热片是采用弹簧卡扣+导热胶贴固定在主板上的
“玩家之眼”?Z97 PCH芯片上的散热片
散热片拆下来
截面特写
截面特写
截面特写
细节
G1.Sniper Z97整张板子上的用料绝对可以用扎实来形容,也可以说很诚实,因为产品定位,所以插槽和SATA接口数量并没有搞的那么多。包括插槽和接口以及一些元件在内基本上都是大厂货,正所谓料用在刀刃上。
主板正面(点击图片可放大)
4层PCB
板载电源开关和Debug指示灯以及CMOS清空按钮和重启按钮
双bios设计
Killer E2201网卡芯片
用于HDMI输出的电平转换芯片
Z97 PCH桥芯片
供电
总共6相供电 电容是日化定制的低ESR系列
到了Haswell这代,主板的供电规范被重新定义,供电输出则放宽到了1.8V的水平,这跟370时代的赛扬的差不多一个级别了,所以我们能看到很明显的就是主板供电相数的减少同时输出电容数量的减少,更高的电压意味着输出的电流可以相对更小,这样元件也有了进一步缩减的空间。当然有许多型号的产品是不能狠缩的,这个缩减规模要考虑玩家的接受程度,比如一些非主攻超频的板子。
供电PWM主控ISL 9582
八爪超低内阻的mosfet
封闭电感
隔离设计的“魔音”声卡部分
DRV632线性可调立体声驱动器 用以辅助驱动300Ω以上的耳机
AS393M应该是一颗电压比较器IC 也属于声卡部分
用以驱动高阻抗耳机的增益跳线开关和OPA2134PA运放
运放可插拔,如果烧耳机的朋友可以自己更换其他喜欢的运放芯片,自带的OPA2134PA属于声音偏暖的音色,声音表现会比较厚实,当然还要看你来推什么耳机。开关跳线是在2.5倍输出增益和6倍增益之间切换的,官方建议超过300Ω的耳机可以设置成6倍增益。
日系大厂尼吉康专为音响设计的ES无极性及MW系列电容
应该是Ti的电源芯片
i7 4790K
Intel在CPU包装方面没什么可吐槽的了,一贯的风格,这种设计风格感觉更多接近九十年代的硬件产品的包装风格。
i7 4790K 中文原包
包装
多方面了解,这次i7 4790K体质比较好的目前都是散片,首批散片可能有挑过,至于国行的,只能赞RP去拼一下了。
参数表
这代Haswell比起Ivybridge按理是属于架构革新的,其实说白了还是小修小补,变化比较显著的就是AVX2指令集的加入,特别会为未来的图形和影音应用增加了256位整数矢量和FMA运算的支持,关于架构的姿势,这里不多介绍了。
附件
铜底的原扇
买了4790k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告别原扇,第二次见到这货可能就是我要卖U的时候了。
i7 4790K 本尊
i7 4790K 本尊
背面触点跟4770K没区别 对应核心的MLCC电容倒是多了一部分
默频4GHz 睿频可达4.4GHz
平台
之前已经有多方面证实Haswell-R架构的4790K的晶片核心与散热金属顶盖依然是“高科技硅脂”,再加上默频4G这种起步,估计好看的温度可能不开盖就不会看到了。不过散热依然不能马虎,这里用的是高端塔式风冷散热的代表作——采融的变形金刚,风扇采用的4pin NMB B56,在bios中讲PWM调速设置为全速,3000rpm满转伺候。
硬件平台
软件平台
BIOS设置基本上与Haswell保持差不多的方式,依然包括Ring频率和核心频率,默认两者都是4GHz,前者对超频成功影响很大,但是对性能影响却不怎么大,推荐保持在4GHz的水平,如果你有强迫症,那么起步就跟CPU同频好了,比如你想拉倒4.5GHz的主频,那就以双4.5GHz的频率为标准来超。
前面剧透过了,技嘉G1.Sniper Z97可以直接默认就能实现4790K四核睿频到4.4GHz,所以我们要是超频的话,特别对于一款K后缀的U,至少要拉1倍频,那么i7 4790K跑4.5GHz也成了大家看这款U的一个标准,而且实际上4790K应该说是Intel特挑官超版的4770K,基本上4.6GHz和4.7GHz差不多是常年用的最高频率了,5GHz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依然是传说,顶多大雕能让你跑个分就洗洗睡了。这里节能可以打开,但是C3/C6模式建议关掉,其他开关影响不太大。
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Ring总线的电压,一定要+0.15v的水平,差不多比Vcore高个0.6v~1.1v的样子,这个需要自己根据情况来详细摸索一下,前提是你想超Ring的话,技嘉G1.Sniper Z97支持对CPU的5档LLC补偿,玩过超频的知道这个功能的重要性,这里推荐开到Higher或者Turbo(最高就是Turbo)。
以上就是对于4790K超频的一些基础设置,因为这颗U的默认VID是1.4V,比较高了,如果你要上4.5GHz和4.6GHz的话,基本上都需要降压,还有一个对于核心温度以及超频稳定性影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内存频率,因为IMC(内存控制器)在CPU中,内存频率要是高的话,IMC的压力也就大,温度也就更高,这是很简单的因果关系,在本次4790K的超频中,内存的频率对于整个超频过程影响非常大,这个后文会有测试。
先来说一下我这颗i7 4790K的体质把,折腾了一天的时间,基本上摸透了这颗U的体质,Ring频率也就是uncore频率固定在4GHz,内存频率在2666的情况下,基本上1.24v稳定Prime 95 v28.5,如果内存频率在1600的水平,基本上1.22v就可以稳,继续往上拉,到4.6GHz的时候,内存2666的话核心电压需要继续拉倒1.27v,而在内存1600的时候,核心电压则在1.26v就可以稳住。再往上我感觉意义就不大了,主要因为温度,任何一款风冷已经压不住了,1.38v差不多可以稳定4.8GHz的样子,在4.8GHz时候任何一款水冷也跑不出好看的温度,90+是必须的,到100也是家常便饭,5GHz就截个图把顶多。
默认睿频到4.4GHz+DDR3 2666 测试成绩
默认睿频到4.4GHz+DDR3 2666 测试成绩
默认睿频到4.4GHz+DDR3 2666 测试成绩
默认睿频到4.4GHz+DDR3 2666 测试成绩
默认睿频到4.4GHz+DDR3 2666 Prime 95 v28.5温度情况
超频到4.5GHz+DDR3 2666 Prime 95 v28.5温度情况
默认四核就可以睿频到4.4GHz,比大部分的4770K已经可以说是特挑版了,目前普遍4790K差不多都是在1.2X v稳定4.5~4.6GHz的样子,雕一些的话可以在1.18v电压下稳定4.5GHz,而当年4770K我记得电压拉倒1.28v了还过不了4.2GHz呢,这么看4790K的体质比4770K是有质变的。不过4.4GHz的四核频率让我们接下来超频也是困难重重,上面是分别对比4.4GHz默认睿频和拉倒4.5GHz的性能,温度提升要远明显与性能提升,性能的增幅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这种超频幅度比1230v3都要蛋疼,超到4.5GHz的时候风冷已经很难完全镇住了,此时NMB B56已经达到3K转了,在一般人的机箱里这种噪音已经相当恐怖了。
这里还不得不提一下压力测试软件——Prime 95 v28.5,这个285版本的PR95着实太变态了,我这颗4790K可以在1.187v+DDR3 1600的时候通过各种压力测试外加LinX x64以及上个版本的Pr95压力测试,但是用285版本的Pr95跑不过5分钟就蓝,我感觉有必要重新为4790K定义一下超频的日常稳定电压了,可能这颗4790K在1.187v拉倒4.5G的时候所有应用都稳定,就是过不了新版Pr95,该怎么办,我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稳定新版Pr95之后,日常应用把电压下调一些,比如我可以在1.22v跑稳Prime 95,那么日常用的电压完全可以在1.20v的水平,甚至1.95v也是可以的,不过具体的U还要具体的看,我这些数值参考只是针对我手头这颗4790K的体质。
下面来看一下不同内存频率对整体功耗以及CPU的核心温度的影响。此时将CPU风扇转数恒定在1500rpm。
平台待机功耗
平台Prime 95 v28.5功耗
内存高频也需要拉电压,1.65v下拉倒XMP模式下的2666频率,此时保持CPU的频率和电压不动,Pr95的峰值功耗比1.52v 1600内存模式高了30W,我们再来看一下温度。
不同内存频率下CPU核心温度对比
温度的差距可是相当的明显了,DDR3-1600下的CPU核心最高纪录温度在85~91℃的样子,而DDR3-2666下的CPU核心有两个都到了100℃,另外的核心也基本接近100℃了。
很明显DDR3-1600下的温度相对要好不少,但是又纠结DDR3-2666的性能优势,没错,4790K这颗U的特点就是让你不停地纠结。我们再来看一下,不同内存频率下的性能情况。
4.5GHz +DDR3 1600 测试成绩
4.5GHz +DDR3 1600 测试成绩
4.5GHz +DDR3 2666 测试成绩
4.5GHz +DDR3 2666 测试成绩
上面的测试有些钻牛角尖的嫌疑了,不过遇到这种情况的玩家绝对不占少数,所以上面的测试对比也是给大家一个参考,本来4.4GHz拉倒4.5GHz的提升就不是那么明显,再为了温度而“雪藏”内存的频率引起的性能缩水就进一步缩减了超这“100MHz”的性能回报了。
总结
本文主要是结合我手上的这颗4790K来试探一下普通风冷超频的情况,本身4790K配合大部分的Z97就已经可以实现四核4.4GHz的水平,小超4.5GHz基本上是为了玩或者为了心里的某种满足,默认的VID很保守,所以如果是玩默频的话,掌握好电压也很有说法。其实一般体质的4790K如果单纯跑默频的话,电压和温度都应该算是不错的,温度如果不跑Prime 95 v28.5的话稳定在80℃的水平也不算奢侈,前提是你的散热方案必须说得过去。4790K给了那些不喜欢玩超频但又想要旗舰性能的玩家一个选择的理由,正所谓无脑撸的时代,Intel的策略就是只要你撸了这颗4790K,别人只要不上液氮,常年用再怎么超也不会给你落远了,不过对于那些喜欢折腾超频的玩家来说,4790K已经被Intel官方玩过了,留给你们的乐趣可能真不多了,学会跟折腾E3 1230一样默频降压的玩法很重要,以后遇到什么大雕体质的4790K,我会第一时间在论坛里显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