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
许多同学期待的,特别是ROG粉丝所期待的这款旗舰级的鼠标也终于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不同于自家的ROG顶级型号的主板,ROG Spatha这只鼠标在外设界并没有很耀眼的品牌光环,特别是这次定位旗舰级的无线游戏鼠标,我们知道ROG在PC硬件领域特别是板卡领域是很擅长设计旗舰级的产品的,Spatha这款鼠标可以说是凝聚了ROG目前在游戏鼠标领域的最强实力和态度来推出的产品,不但承载着几年对这款产品的研发和后期改进的投入还包括了ROG团队在这个领域上的信心。这是一款价位在千元级的激光有线无线双模的游戏鼠标,在这个级别尽管相互竞争的产品不多,但也都非常有竞争力,我想我们前阵子评测的G900也将会成为Spatha面临的最强大的竞争对手。顶级激光无线鼠标产品不多的原因是需要品牌和用户双方都有较大的投入,首先顶级的引擎和游戏应用于无线续航目前来看就是矛盾的,同时因为加入无线射频电路以及充电电路和电池,所以往往鼠标的内部结构也要从新设计,而且在千元级这个价位,同样包括按键手感,外壳结构与模具精度,外壳手感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ROG目前最强大的这款游戏鼠标——ROG Spatha!
ROG Spatha 无线激光游戏鼠标 包装
包装
包装风格还是我们熟悉的ROG家族风格,从颜色到字体都能让许多先前接触过ROG产品的用户感到熟悉,包装盒是更接近于方形,而且是国际统一包装,包装我不想看太多,赶紧进入到后面的开箱环节吧。
参数表
采用安华高A9800激光引擎的旗舰无线鼠标还有赛睿的wireless sensei,以及罗技曾经的G700s,性能是足够强劲的,可靠性也是经过了市场多年的考验,而在华硕台湾官网我看到这款产品也并没有标称续航时间,同时Spatha还加入了侧键以及logo和滚轮的背光设计,我想买到这款鼠标的朋友一定会打开灯光的,特别是在看到Spatha侧键的透光效果后就更让我放弃了关灯节能的想法,所以续航我并不抱多少期待了,但心中的底线还是希望Spatha至少要跟Razer新曼巴平手才可以。这款Spatha和之前的Gladius以及SICA都是出自ROG的同一批团队的作品,另外这支团队也是负责ROG主板研发的团队,他们的执着和谦虚给我印象深刻。这款产品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卖,但可以确定的是价格肯定是千元级的,跟G900差别不会有多大的。
整体
两年前评测ROG Gladius的时候就感觉到ROG在附件上面做的很认真了,这次Spatha当然也是如此,特别是作为ROG在某领域中顶级的型号,附件我想没有不重视的。
附件一览
一个硬质的鼠标收纳包,多国语言说明书,ROG“信仰”卡片,两个金属拉丝的ROG logo贴,附赠了两颗日产欧姆龙的D2F-01F灰点微动,充电座一体式的接收器,接收器立式安装的铝合金支架,一条2米的micro usb尼龙编织信号线,一条1米的micro usb橡胶外皮信号线,当然还少不了ROG Spatha鼠标。
无线模式需要的配件(如果你想卧式充电可以不用金属支架)
ASUS ROG Spatha 无线激光游戏鼠标
整体
Spatha的整体外观还能看到一点Gladius的影子,整体按键以及外观细节变化较大,依然是人体工程学设计,材质方面上壳和侧裙以及内构方面都是塑料的,而底盘采用了铝镁合金底盘,过千元的旗舰级游戏鼠标中采用铝镁合金底盘的还有一款就是美加狮的RAT Pro X。Spatha整体尺寸为137mm×89mm×45mm,是一款大号的鼠标,比G900和曼巴5G都大了一圈,特别是宽度比G900多了22mm,明显跟G900的掌控方式会差异很大。侧键方面设计很有特色,加入了总共6个宽大的可编程按键,重量方面达到了178.5g,比曼巴5G重了53g,比G900重了71g,所以看到这里,如果你需要的是一款抓握式并且经常习惯抬落鼠标的话,恐怕G900是最适合你的,而想用Spatha游戏的话你就必须要习惯这个重量。
整体
跟G900类似的思路就是Spatha也采用了棱角与曲线并存的设计,与掌心接触的部分是圆润的弧线设计,从按键中部一直延伸到鼠标末端侧面看有点Razer Naga的风格,而右侧较宽的部分是给无名指留出了位置,Spatha同样适合趴握式的把持方式。
整体
整体
Spatha的外壳漆面用了两种方式,顶壳、左侧与顶壳一体的部分以及左右按键都是跟Gladius相同硬质类肤漆面,这个漆面的特点是颜色以及附着力优秀,用时间长了颜色和漆面不容易脱落,但容易变亮打油。右侧面也就是刚才介绍的无名指的指托部分是类似新曼巴以及之前G700侧裙部分采用的是磨砂喷塑处理,同时两侧还都有ROG图腾纹理的防滑胶皮,整体漆面处理能看到Spatha是做的非常用心的,漆面均匀细腻。
整体
底盘
铝镁合金的提盘厚度很可观,结构坚固,尾部折角的部分是刚好可以卡在充电座底部的位置上的。铝镁合金表面的阳极化处理非常细腻,金属部分边缘都有打磨边角,所以完全不会出现金属割手的情况,这个底盘材质与处理是对得起Spatha的产品定位的!
充电座一体式的无线接收器
直接水平贴上去就可以吸附牢固
塑料结构的充电一体式的接收器,用户可以选择类似无线sensei风格的卧式座充,或者是立式吸附式充电,Spatha与充电器是靠磁铁吸附的,而且吸附安装是非常非常的简单,这一点明显要比曼巴5G的吸附式充电器安装简单太多了,但也不是没问题的,如果你选择立式充电形式的话,注意尽量让Spatha从水平角度贴上去,而不是从上到下滑下去,这样是因为充电点的位置刚好与Spatha底盘的power开关在一条竖线上,直接滑下去容易蹭到power开关而让鼠标断电,尽管这样对充电么什么影响,但你取下的时候还要再开一次电源。
接收器背面能看到有防滑脚贴 注意顶部还有个跟鼠标快速配对用的按钮
安装好金属支架后可以立式摆放
Spatha立式充电状态
Spatha与充电器的组合方式设计是很赞的,无论从磁铁吸附式安装过程,还是安装好后的稳定性方面,当然还有立式安装进入充电模式后灯光是亮起的,根据此时Spatha的电量情况会亮起红色、橙色以及绿色,这个颜色目前是不可调的。适配器底部还有个指示灯,这个指示灯就是刚才说的电量指示,只不过Spatha装上去后颜色就同步了! 整体
Spatha本身多棱角设计再加上枪灰色的硬质类肤漆反射的光线科技感很足,非常的漂亮,这时候也是Spatha这款鼠标最有气势和质感的角度。
整体
需要留意的是从充电座取下的时候不要幅度特别大,动作太大容易让充电座也跟着动,这个我感觉倒是可以理解,安装固定稳定,取下的时候肯定会需要稍留意的。
细节(一)
Spatha这么一只大号鼠标在许多细节方面的设计除了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手感,不是单纯一款做的看似很炫酷就是成功了,Spatha这种多按键结构的无线旗舰鼠标更是如此。
左侧面
Spatha的高度比较高,这也是为左侧键可以设计的比较宽大提供了可能,这6个左侧键缝隙是透光的,并且透光效果也是非常的均匀,这个后面会有更多的效果介绍,6个侧键排布也很有说法,上下的两排按键都是较宽大的同时比较靠前的设计,同时按键是棱角结构,其中底部的两个按键这个棱角非常关键,因为对于抓握式持鼠方法的同学拇指要卡在拇指托和这个突出的棱角按键之间来提供抓握力,对于较大尺寸的Spatha能提供较可靠的抓握手感也是跟这一排按键有很大关系!
右侧面 前部
左右按键高度差并不是很明显,micro usb插口比较深,接线很牢固,同时合理的接口高度也让线材不至于像G900那样与桌面摩擦情况比较明显。
尾部
注意鼠标尾部贴合手掌的部分其实是越到末端越窄,这样设计是为了让Spatha尾部在掌中能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对比体积更小的曼巴5G会比较明显,尽管Spatha是一只大号鼠标,但是设计初衷是考虑了趴握式和抓握式两种握持方式,抓握式的话这样的尾部设计可以让鼠标在掌中拇指末端位置有较好的灵活性,这个设计很聪明。
前部特写 亚光格栅装饰跟spatha整个风格吻合
滚轮特写
滚轮较轻,刻度感一般,跟G900的金属滚轮比起来在滚动的时候少了不少的惯性,因为太轻了,同时编码器结构配合金属滚轮也不一定有较好的表现。滚轮后部是dpi切换按键,触发后可以发出白色光,同时这个dpi按键与侧键同时按下的时候可以触发不同的profile配置文件,这个dpi按键的斜面倒角跟大G类似刚好可以让食指回钩就能按到。
左键前部的按键特写 按键偏硬 中号手的话按到前部按键很困难
右侧前部特写 如果无名指较长的话可以刚好卡到这个位置
左键边缘按键特写 同时也有折边处理
右键边缘的折边处理
Spatha左右按键边缘的这边处理也是继承了Gladius的设计,主要是让习惯手指搭在按键边缘的玩家迅速找到合适的按键位置,这个细节处理是很到位的,Spatha较长,但是18cm中号手食指和中指也都能摸到这个位置,可能是末端,其实类似的设计还有曼巴5G的按键。
右侧边缘的喷塑磨砂漆 手感很好
顶壳漆面是硬质类肤漆 跟大G相同
左侧键部分 这6个按键是可编程的
这6个按键手感一致度非常优秀,手感属于键程偏短但是确认感非常清晰有点点偏硬的感觉,我喜欢这个手感,并且这么宽大的按键你几乎按每个按键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有相同的手感体验,一年前我摸到Spatha样品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手感,这是后期改良的。
能看到左侧ROG图腾防滑胶与塑料内壳粘合的很细致
铝镁合金底盘特写
铝镁合金底盘特写
充电触点刚好在power开关的正上方 power开关下面是配对按钮
细节(二)
硬质的鼠标收纳包
收纳包正面的金属logo特写
可以轻松容纳下spatha鼠标以及一套micro线
附赠的ROG金属logo贴
附赠的两条micro usb信号线 一长一短
镀金的usb插头特写 micro usb插头边缘有加固槽
铝合金座充底座
铝合金座充底座
铝合金的座充底座表面有磨砂化漆面很有质感
充电座底部插线孔和底座固定槽位特写
插入micro usb信号线
金属底座有出线孔
轨道+插孔固定很牢固
侧面特写
从充电座取下鼠标的位置就是鼠标底盘缘多出的这部分 用来拆解上壳的螺丝起子
手感&对比
ROG Spatha同样支持免焊接微动热插拔,这是非常方便的应用,可以让用户很简单的就能快速更换微动,一方面增加了可玩性,同时也让用户在微动出现问题的时候自己更换变得简单,我尝试用默认的欧姆龙7N(20M)和附赠的欧姆龙灰点D2F-01F这两款微动,整体搭配Spatha都非常的合适,搭配7N(20M)的话键程偏短,手感清脆,对比G900同样是7N(20M)的情况明显Spatha键程偏短一点,但是左右按键的一致性非常优秀,同时按键没有空程,按键稳定性也很好,而如果搭配灰点的话也不用担心按键柱触面的距离问题,刚好能完全发挥出灰点较闷和明显的确认感。
无名指位置
但是这个贴着无名指的右侧面可以不用设计的这么垂直,稍有角度可以让使用者在抬起鼠标的时候无名指也能很好地控制住鼠标。
按压dpi切换键很方便
抓握式的拇指位置
趴握式拇指可以放在中间两个侧键的位置 这样可以照顾到尽可能多的按键
棱角风格的侧键好处是最大限度降低了拇指上下移动的动作,触发按键直接按压棱角的斜面部分即可。
靠顶部的后侧键按到比较麻烦
几乎是目前综合最强的三只无线游戏鼠标
左:g900 中:spatha 右:mamba 5g
左:g900 中:spatha 右:mamba 5g
左:g900 中:spatha 右:mamba 5g
对比g900 对比g900 对比mamba 5g
对比mamba 5g
左:spatha 中:g900 右:mamba 5G
左:spatha 中:g900 右:mamba 5G
抓握鼠标的时候,spatha拇指是需要最弯的,因为鼠标较宽,同时要拇指卡在底部侧键与拇指托之间,而mamba 5g一般用趴握式居多,拇指则是多用关节夹住鼠标侧裙,g900则适中,当然这是在比较自然放松的情况下,具体握姿跟个人习惯也有关系。另外能看到spatha拇指位置按到顶部后侧键是稍有难度的。
左:spatha 中:g900 右:mamba 5G
其中鼠标掌控性最好的肯定是G900了,尺寸上的优势再加上特别适合抓握式的整体结构,但大了一圈和重了将近70g的spatha抓握也有较好的操控感,而mamba 5g抬落时候的操控感相对较差。
拆解
Spatha是支持用户自行开壳更换微动的,所以单纯打开顶壳更换微动的过程是相当的简单了,底盘的四个胶塞内藏着四颗螺丝,用附赠的内六星螺丝起子拧下螺丝后就可以从尾部打开外壳了,至于剩下拆解两个侧裙模块和主PCB我觉的难度也不大,整体完全拆解Spatha难度适中,如果比起G900的话那简直是太简单了,拆解难度勉强4分。
打开四个胶塞
开壳位置
上壳内部特写 按键柱是十字的 而罗技G900按键柱触面是直接一个超硬贴片
金属螺纹的螺丝柱 经常拆解外壳不用担心拧花了
取下顶壳
特写
顶壳是通过三个卡槽与右侧裙模块固定的
右侧裙是免螺丝安装的 如果回装外壳测试手感的话可以不装这部分
自带的7N(20M)手感很不错的 为了增高防止按键空程底部还有一个垫片
为了照顾触点较高的灰点微动,spatha跟大G一样都是把按键柱设计的更适合灰点微动的高度,但普通7N系的白点就可能产生按键空程情况,所以自带的7N(20M)微动就加了一个增高垫片。
微动插座 左键的微动取下稍有麻烦 因为左侧键模块有点卡手
侧键模块拆下 侧键模块特写
拆掉金属外罩
spatha侧键内部结构
看到内部结构了吧,按键之间透光是有柔光硅胶“隔断”来实现的,这个方法挺聪明,但不知道长时间硅胶是否会颜色会变化而影响透光,而能看到微动pcb是一整张,同时上面还有三颗贴片RGB led,这张pcb是通过刚才拆下来的金属外罩压在柔光硅胶“隔断”上的,这样设计到没什么问题,这次spatha整体模具精度较高,pcb固定的也是挺牢固的。
完全取下两边侧裙模块
1000mAh的聚合物锂电池特写
内部塑料结构的底盘结构细节较多
铝镁合金底盘双面都有阳极化磨砂处理 很精致
铝镁合金提盘厚度约为1.42mm
两层底盘结合非常紧密 另外大家能看到固定右侧裙的固定柱
到此就基本拆解完了 结构还是很清晰明了的
PCB
ROG Spatha应该跟大G是同一个代工厂,PCB是纯黑色,做工较好,但仍有较明显的遗留焊料的痕迹,所有的核心元件都在PCB的同一侧,包括2.4G射频电路以及充电电路和主控部分,固定编码器的子PCB与主PCB是插座固定,侧键部分的模块跟主PCB是软排连接。官方是考虑到Spatha采用了铝镁合金的底盘而把2.4G无线射频电路设计在了PCB的上面,也就是跟主控等IC处于同一侧,这可能是一个满纠结的情况,对于1000Hz回报率的无线游戏鼠标来说这种2.4G射频电路还是尽可能离主控封芯片远一些为好。
PCB
PCB
背面
PCB
安华高A9800是目前市面最优秀的激光引擎方案 最高支持到8200dpi
SONITX的SN32F248FG 主控 跟酷冷的突击兵III鼠标是同一款主控
疑似EEPROM
滚轮所在的子PCB 其中我觉得dpi指示灯那个白色led应该做一下柔光
ALPS的编码器 整体Spatha的滚轮手感是比较适中的刻度感
界面
ROG Spatha支持鼠标垫表面适应,但我试过几种不同材质的垫子好像LOD调节意义不大,每次都是最低档,硬垫和布垫上面LOD约为3mm~4mm,表现较好,使用中遇到几个问题,第一是有时候放在座充上进入充电模式后再取下鼠标跟适配器失联,需要重新拔插适配器才能恢复,再有就是无线模式下鼠标移动停止后经常在自己纵向跳动一两个像素的距离,不知道是不是个体问题,也希望固件能更新调整一下,但整体游戏应用表现还是没问题的,高速移动时候的灵敏度很好。
无线模式 1000Hz 1600dpi
无线模式 1000Hz 3200dpi
无线模式 1000Hz 6400dpi
主界面
左侧是对应profile配置文件切换部分,用对应的快捷键也可以,其中多数按键都支持自定义编程,操作起来还是挺方便的,
侧键编程界面
性能参数调节部分很醒目 支持无线与有线模式回报率独立设置
灯光调节界面 支持几种灯光效果 循环、闪动、触发和常亮
另外Spatha的三个背光区域可以指定某一个区域的效果,同时还支持电量的颜色指示。
鼠标垫表面校准界面 抬起高度貌似不怎么起作用
电量界面 可以设定鼠标进入休眠的等待时间
ROG Spatha的固件还有改进的空间,也是希望华硕能尽快完善,这款鼠标也将是ROG这两年的无线旗舰产品,意义对于ROG来说也是非同一般。
实拍
Spatha侧键背光效果非常赞,宽大棱角感很强的按键配合均匀的缝隙透光这绝对是这款鼠标最醒目的设计,特别是立在充电器上的时候,这款鼠标设计的多数细节尽收眼底,至于手感方面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多赘述了。
总结
ROG Spatha确实体现出了华硕目前最顶级的游戏鼠标设计能力,许多细节部分设计是非常人性化的,这从之前的大G上面就能看到,整体做工可以用优秀来形容,从多种漆面再到按键手感以及细腻的铝镁合金底盘,外观做工上面几乎挑不出毛病的,结构也很可靠,研发与后期改进也消耗了不少的时间,也能看出ROG对这款产品的重视。Spatha是一款绝对的大号鼠标,但像我这样18cm中号手的朋友上手也是没问题的,掌控性是很好的,这主要得益于出色的外观结构设计,而重要的是用户需要适应178g的重量。个性的侧键真是兼顾了颜值与手感,6个按键手感一致性非常好,而且位置辨识度很高,但靠后位置的按键可能按到会没有靠前位置的那么顺畅。Spatha同样继承了大G热插拔更换微动的特色,外壳拆解很容易,更换微动非常容易,增加了产品的可玩性,安华高A9800激光引擎的性能毋庸置疑。续航方面的表现我不希望太多,但从今天早上6点充满电到现在还剩约为50%的电量,这还是在1000Hz回报率和灯光全开的前提下,我觉得达到新曼巴的水平是没问题的。Spatha也还有需要改进的方面的,目前来看就是固件的一些小bug,特别是休眠后驱动连接时间偏长的问题以及无线模式下移动末尾光标可能会轻微抖动的问题,如果这些都解决了,我想Spatha还是可以和G900正面一战的,至少现在来说Spatha在诸多细节的设计与做工方面是不输G900的,而且特色方面两款鼠标也还是蛮互补的,但无论结果如何,Spatha对于ROG来说都是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