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设堂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8052|回复: 117

[主板] 【外设堂—评测室】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 主板评测(+5节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包装
  ROG品牌到今天已经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里ROG主板对于ROG这个品牌的贡献绝对算是中流砥柱的地位,我想华硕在这个时候推出的Rampage V十周年主板不单纯是产品的延续,而是作为一款里程碑式的旗舰型号告诉我们ROG在走过了十年之后也同样会专注于更用心的设计和体验。这款十周年主板落定在X99平台的Rampage V系列上是完全可以预见的,我们肯定会记得在差不多两年前华硕推出的同样是X99平台的Rampage V Extreme(以下简称R5E),而这次Rampage V Edition 10的定位不单纯是R5E的改进和延续,而是继承了R5E的特色同时在体验方面又进行了创新,同时也刚好在名字方面跟R5E比较接近,我们今后可以称呼这款板子叫R5E10或者叫Rampage V十周年。ROG这个品牌从诞生开始,其含义就是“只为超越”,如今看来可以说是如果没有对手的话,那么就要超越自己,Rampage V Edition 10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带着十年的ROG品牌信仰即将与我们见面了。

DSC_0546.JPG
Rampage V Edition 10 主板 包装

DSC_0548.JPG
包装 正面

  在这十年里从来没有哪一款ROG主板用过这样区别的设计风格,全黑色的包装非常简约,正面除了简单四个合作伙伴技术的logo外,中央最醒目的就是ROG十周年的纪念logo,这个logo可能也只会在今年的这款R5E10周年这款主板上出现了,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ROG这个品牌的话,单纯看包装正面好像看不出多少主板产品的元素,另外让我感觉到欣慰的是,这次R5E10周年的包装质量是相当的好,即使经过暴力运输也依然保持了八角完好。而且R5E10周年算上包装,也差不多是历代的ROG主板中最重的一款产品了。


DSC_0549.JPG
包装背面有主板的参数介绍

VSR5E.jpg
R5E10周年(2016)对比R5E(2014)

  这两款板子都是Intel X99平台,接口都是LGA 2011-v3,也就是说支持Haswell-E和Broadwell-E两种核心结构的X系列处理器,关于Broadwell-E后文会详细介绍。板子尺寸和内存以及PCIe插槽布局是基本一致的,其中差别如上图,包括内存频率上限,U.2接口,双网卡以及DIMM和SLI/CFX开关等都是在整体规格上的最大区别,而视觉效果方面R5E10增加了对华硕自家的AURA氛围灯技术的完整支持,附件方面也取消了R5E附赠的OC Panel,但是换成了我认为更加实用和让玩家感觉到惊喜的基于板载USB接口的SupermeFX Hi-Fi带双耳放的光驱位音频解码器!

canshubiao.jpg
参数表

  支持四通道DDR4内存,最高频率从R5E的3000MHz+提升到了3333MHz+,搭配比如5930K以上或者Broadwell-E核心的6850K以上拥有40条PCIE总线通道的处理器是可以实现x8+x8+x8+x8规格的4-way SLI或者4-way CF,也是目前桌面骨灰级游戏发烧友的毕业方案了,处理器方面对于Broadwell-E核心来说支持最顶级的10核心20线程的i7-6950X,当然其他支持LGA2011v3接口的处理器包括至强处理器也都是支持的,并且华硕也将不断地完善bios以对未来一些V4版的至强有更好的支持。更详细的东西我们往后看,价格方面R5E10周年在内地的售价将达到6800元这个级别,售价几乎相当于一片M8F+一片M8H的价格了,但我觉得这款R5E10周年的意义绝对不单纯局限于在今年的零售市场,我觉得这款主板也会等待遇见真正能驾驭他的玩家,就像孙燕姿的那首《遇见》唱的那样,“未来有一个人在等待”,十周年的纪念意义也会让这款主板的生命周期更长。



整体

DSC_0550.JPG
双层包装 橙色风格也标志着ROG主板在设计上会更具活力


DSC_0551.JPG
附件一览

  附件也算是ROG主板有史以来最丰富的一次,最特色的是附赠的一个光驱位安装的基于ESS旗舰的9018K2M解决方案的SupremeFX Hi-Fi带耳放的DAC解码器,2/3/4 Way SLI桥接器,总共十条SATA 3.0 6Gb/s数据线,在M8I和M8E上都有附赠的EXT_FAN风扇控制卡,两个2011v3规格的CPU安装辅助套,Q-Connector机箱前置排线一体式插座,一套2pin测温线,一本全英文的说明书,一张主板各种接口设备安装说明(主要给第一次接触DIY的ROG用户),一个3R3T的Wi-Fi和蓝牙4.0的外置天线,镀镍的挡板固定框,还有一些贴纸和螺丝,重要的还有一个R5E10周年主板的驱动和工具软件安装U盘,注意是U盘,不再是光盘了,我是不是可以说变相给大家省了一台光驱的成本呢?开玩笑。

DSC_0560.JPG
Rampage V Edition 10 主板

DSC_0557.JPG
整体

22.jpg
左:R5E10  右:R5E

11.jpg
左:R5E10  右:R5E

  大家最关心的供电方案做了一定的优化,但是元件方案跟R5E是基本相同的,这也包括在BIOS中Extreme Engine Digi+关于VRM部分的设置也基本相同,因为本身都已经很成熟了。关于外观我想许多朋友肯定都看出来了,跟R5E在配色和散热片设计上变化非常大,跟这一代Z170的ROG主板类似都放弃了沿用多年的黑红配色,改成了黑灰颜色方案,同时SupremeFX声卡也加了塑料外罩,LGA2011v3接口也从R5E的镀镍换成了钢本色磨砂风格的设计了,为的是整体颜色风格更加一致。而VRM部分的Mosfet散热片跟IO接口金属外罩的热管关联形式也没变,只是风格变化了,还有一点差别就是,R5E10周年加入了Aura灯光效果,特别在PCB的SATA接口这个区域的背面加了占比1/3的金属背板,背板夹层是导光罩,总共R5E10周年拥有5处直接的RGB灯光源,同时还支持4pin的RGB Led灯带外接。


DSC_0552.JPG
整体


DSC_0556.JPG
整体


DSC_0553.JPG
整体

  R5E10周年在SATA 3.0 6Gb/s接口上从R5E的12个改成了10个,取消了不太实用的SATA-E,加入了U.2接口,包括板载的USB 3.0扩展算在内R5E10周年总共有8个USB 3.0的接口,R5E是有14个,但是R5E10周年通过两颗ASM1142芯片提供了两个USB 3.1 Type A和USB 3.1 Type C,这比后来的R5E带扩展卡的版本还要强大,不过其中一组U3.1(PCB编号EC1、EC2)和一组板载USB3.0扩展(PCB编号USB3_34)是共用PCIe 2.0 x4的带宽,也就说如果这个PCIe 2.0 x4接口你直接接入了一个x4的设备,那么前面的这一组USB 3.1和板载的一组USB 3.0扩展将全部失效,但如果只接入PCIe 2.0 x2设备的话只有板载USB 3.0那一组会失效,后置的USB 3.1那一组可以继续使用,所以这个PCIe 2.0 x4接口建议大家不要接入x4的设备,我觉得USB 3.1的扩展还是挺重要的。


DSC_0555.JPG
整体

DSC_0562.JPG
背面

      背面几乎超过1/3的边缘位置有金属背板覆盖,这个背板材质跟M8F是相同的,同样枪灰色磨砂漆,背板中央还有一个十周年的丝网印刷的logo,这个背板除了固定PCB背面导光条的作用还能起到一定主板保护的作用,毕竟这张板子尺寸已经达到了30.5cm×27.2cm的E-ATX的水平,再加上元件密度较高,可能我们更多适合习惯拿主板的边缘位置,为了防止变形这个背板还是挺有必要的。

DSC_0567.JPG
背部IO接口

  R5E10周年还有个特殊的设计,就是直接IO接口部分是整合挡板的,这样除了安装更为简单的同时也拥有更好的挡板对位整体性,这部分的接口和按钮包括(从左到右),Clear CMOS按钮、BIOS Flashback按钮、4个USB 3.0、两个LAN接口、两个USB 3.1 Type A和两个USB 3.1 Type C接口,一个ASUS Wi-Fi Go无线模块的Wi-Fi和蓝牙4.0的天线插座(是插座了),一个PS/2接口,2个USB 2.0接口,5个音频接口和一个光纤输出接口。


细节

DSC_0572.JPG
钢本色磨砂处理的LGA2011v3插座 不容易留下蛋疼的指纹了

DSC_0574.JPG
这次四个DDR4通道支持跳线开关了 可能更多是为了硬件发烧友和极限超频玩家而设计的

  想想在空气潮湿的某地,保温和防水都做好了,突然因为某个通道的内存耽误了极限在拔掉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有了这个跳线开关就方便许多了,一般桌面玩家如果内存插满超内存的话也会用到这个功能。

DSC_0566.JPG
四条PCIe x16长度的插槽都采用了SafeSlot一次注塑+金属包裹强化层

  其实最大特点是在PCIE插槽卡扣位置下加入了RGB LED灯,卡扣是半透光的,如果你是上风冷公版卡可能效果不明显,但是上水冷全覆盖冷头的话每一个PCIE插槽的卡扣位RGB LED就能起到不错的光源效果,其实这个设计我认为还能改进一下,比如在对应但PCIE冷头正下方再加入一些RGB LED,这样基本上就可以让改水冷的灯控放弃蛋疼的插灯珠甩线的步骤了。


DSC_0576.JPG
10个SATA 3.0和一个U.2接口 这个U.2接口跟主板的最后一个PCIe 3.0 x8共用带宽的


DSC_0580.JPG
跟R5E在相同的位置有一个M.2接口 支持三种规格长度 支持PCIe 3.0 ×4和NVMe协议

DSC_0569.JPG
声卡部分特写 这个跟M8H或者M8F区别不大

DSC_0568.JPG
X99芯片的散热片 内部也有RGB LED灯光电路

DSC_0565.JPG
PCB背面的金属背板与PCB之间的导光板

DSC_0570.JPG
R5E10周年同样有ROG_EXT扩展接口,其实可以多分出一组USB 2.0扩展 你懂的

  白色的那一组4pin是12V供电的RGB Header插头,我们可以直接购买标准的4pin 12V供电的RGB灯带来接入这个插头上,而且R5E10周年也附带了延长线。

DSC_0577.JPG
这个位置的散热片准确说是logo发光模块,因为底部并没有什么需要散热的IC


DSC_0578.JPG
华硕ROG也终于加入了金属PCIE保护层了


DSC_0575.JPG
多了一组跳线是控制内存通道的,其余LN2 Mode跳线、SlowMode跳线等都有


DSC_0579.JPG
Mosfet部分的散热片通过一根46mm热管跟IO挡板外部的厚重金属罩连接 同步散热


DSC_0573.JPG
依然是4+8pin供电设计


拆解
  非常完整的PCB布局,整体布局相比R5E有一定的布线优化,个别IC位置有一定改动,四通道DDR4 DIMM分居插座两侧的结构也确实对ROG这种功能IC和扩展芯片布置较多的设计来说是一个考验,但从X79开始其实华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PCB Layerout。在拆散热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相对较小的散热器内部跟主板PCB连接的插座。全部的电容也都是尼吉康给华硕订制的FP10K最顶级型号的电容。

DSC_0615.JPG
正面(点击可放大)


DSC_0581.JPG
取下全部散热器


DSC_0582.JPG
取下全部散热器


DSC_0616.JPG
PCB 背面


DSC_0620.JPG
VRM供电部分的散热器 内部也能看到LED灯控PCB


DSC_0623.JPG
VRM供电部分的散热器

DSC_0621.JPG
铝拉丝的R5E10周年浮雕logo 非常有质感


DSC_0624.JPG
X99 PCH的散热器内部


DSC_0625.JPG
金属背板内测 能看到灯控电路板

DSC_0626.JPG
背板内部的灯控矩阵IC 控制LED组数较多 所以方案跟PCB正面的不同


DSC_0628.JPG
背板厚度约为1.45mm


DSC_0629.JPG
特写

DSC_0630.JPG
特写




供电&芯片

      Broadwell-E架构跟Haswell-E相同,都是CPU内部加了发热量较高的FIVR(全整合电压调节模块),事实证明Haswell上面的这个方案的表现就是Intel玩脱的节奏,这次Broadwell-E也是整合了FIVR,所以核心超频依然比较困难,这个锅真得Intel来背。CPU内有了FIVR后主板的供电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简化,其实就是Intel初衷想帮助主板厂商简化供电设计难度,但却牺牲了用户体验,高温和不好超!

DSC_0583.JPG
R5E10周年CPU VRM部分 跟R5E基本相同8相CPU供电 内存是各2相供电

DSC_0618.JPG
供电位置背面也有并联高品质的MLCC

DSC_0584.JPG
核心8相供电的主控ASP1257 控制8颗IR3555 PowlRstage Mosfet

DSC_0585.JPG
疑似存供电仲裁IC 华硕包括杜蕾斯X99也都有这颗芯片

DSC_0590.JPG
CPU VRM的MOSFET是IR3555

  整合了Mosfet Driver跟R5E一样,应该是PCB空间不够而采用了这种高整合度的方案,内阻同样很低。在BIOS的Digi+ VRM设置中可以达到600KHz的开关频率。

DSC_0591.JPG
一组两相通道的内存供电主控 ASP1250 另外一边内存附近还有一颗


DSC_0592.JPG
另外一组两相通道的内存供电主控


DSC_0594.JPG
接口部分的保护IC R5E10周年这种级别的板子在这些细节方面做得也是极致


DSC_0597.JPG
大量的ASM1480实现PCIE 3.0 x16的通道切换 有点类似HUB的作用 但真正扩展怎么支持取决于CPU

DSC_0612.JPG
板载的大颗RGB LED

DSC_0595.JPG
X99 PCH 芯片 跟CPU是通过DMI 2.0总线传输 Z170是DMI 3.0 带宽翻了一倍

  所以说LGA2011v3的CPU包含的PCIE通道数对多卡扩展影响是很大的。


DSC_0617.JPG
PCB 背面的ROG功能IC 这也是华硕ROG主板坚持到今天都不放弃的特色扩展


SupremeFX DAC

  这次R5E10周年附赠的光驱位耳放DAC比OC Panel实用多了,但现在支持光驱位的箱子又不多了,这东西也让许多玩家又爱又恨啊,各种转接也是可以用的但理线就麻烦了。

DSC_0631.JPG
Supreme FX Hi-Fi 光驱位DAC 带双耳放功能


DSC_0632.JPG
Supreme FX Hi-Fi 光驱位DAC 带双耳放功能


DSC_0633.JPG
正面包括音量旋钮、两个不同规格的耳机接口、还有麦克风接口


DSC_0635.JPG
尾部采用USB 2.0排插接入 PCIE 6pin 12V供电

DSC_0636.JPG
打开外壳

DSC_0637.JPG
基本就相当于一张老虎卡整合到里面了

DSC_0638.JPG
尼吉康的音频专用电容

DSC_0639.JPG
NEC继电器 双耳放总共用了四颗

DSC_0641.JPG
下面最大的是ESS ES9018K2M DAC芯片

DSC_0642.JPG
最大的是192KHz/24bit A/D转化器 Cirrus Logic CS5361

DSC_0643.JPG
RC4580音频输出通道运放 总共用了5颗

DSC_0644.JPG
RC4580音频输出通道运放 总共用了5颗

DSC_0645.JPG
2×LM4562 DAC运放

DSC_0646.JPG
德仪TPA6120A2耳放运放

DSC_0647.JPG

德国进口的红威马薄膜电容2700pF



平台


  这一代Broadwell-E/EP采用的是14nm工艺,全系LGA2011 v3接口,支持Turbo Boost Max 3.0技术,目前上市的桌面版处理器包括顶级的10C20T的6950X,这个售价1W5将近,而且关键货源还非常少,主频为3GHz,最大睿频可以到3.5GHz,如果你是不在意成本,但是在意单卡游戏表现的话,那么我还是推荐6700K+Z170的平台,6950X确实蛋蛋和框框多,但频率低架构差了一代,所以对本身双核和四核优化的游戏来说是干不过6700K的,甚至是4790K,而6900K则是8C16T的,是5960X的升级版,主频3.2GHz,睿频可以到3.7GHz,在往下就是6850K,6C12T,主频3.6GHz,睿频到3.8GHz可以,这三款处理器都是拥有40条PCIE通道,也就是支持四路SLI或者CF,而本文的这颗6800K算是Broadwell-E/EP核心桌面家族中最低的一款,当然售价也最便宜,散片价格在2K7左右,也是一款6核心12线程的处理器,工艺和架构跟前三款处理器是相同的,而三级缓存又跟6850K相同,都是15MB,主频是3.4GHz,最高可以睿频到3.6GHz,但PCIE 3.0通道只有28条,不支持双x16+x16,也不支持四路SLI或者CF,一般更适合追求性价比的单卡用户(自问X99+Broadwell-E/EP 有性价比么?)!

       因为Intel这代Broadwell-E架构和工艺的问题,主要也因为Intel战略的问题,这次Broadwell-E/EP更多好的晶圆是为了至强,而桌面即使是6950X也都是重度阉割的,而且6950X核心跟6800K也是不同的,包括Ring Bus以及L3 Cache分布都是不同的,这些都限制了超频,所以我相信许多X99的玩家跟我一样都在等大船靠岸吧。因为Broadwell实在是太难超了,太不好超了!

DSC_0654.JPG
中文盒i7 6800K

DSC_0659.JPG
i7 6800K 正面

DSC_0660.JPG
背面

DSC_0662.JPG
华硕专利的OC-Socket理论会更适合LGA2011 v3接口的CPU超频

DSC_0664.JPG
海盗船H100i V2 包装


DSC_0665.JPG
整体 带了两只12cm扇子


DSC_0667.JPG
冷头支持CORSAIR LINK 有个T口的USB


yingjianpingtai.jpg
平台

  下面将会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ASUS ROG Rmapage V Edition 10主板的超频实战情况,主要是BIOS的一些设置以及一些跑分成绩。


BIOS


  下面是R5E10周年的BIOS界面设置。熟悉ROG主板超频的同学应该上手会非常快刈,主界面也跟Z97时代的黑红配色换成了黑灰风格,如果你要超频的话,那么首先要在Extreme Tweaker选项卡中的Ai Overclock Tuner这个选项中开启Manual(手动模式)!


160705025011.jpg
顶部黄色的字是你处理器当前设置状态下的频率信息 右侧是CPU和内存的频率电压和温度情况

  如果你在刚进到这个界面就发现温度到了五六十度的话,那么请检查你的散热器,如果室温不是特别高的话,在BIOS这个主界面内CPU默电温度应该是35℃~40℃左右的样子。


160705025029.jpg
调节倍频 记得开启Sync All Cores选项 就是所有核心同步的意思

  从目前来看,6800K的用户多数是超倍频居多,XMP模式基本上了必挂,很难稳定,主要是外频125MHz有些高,这里如果你的CPU也是6800K的话,我建议开始先尝试40×100或者42×100的频率组合,同时将内存设置为Auto,Cache频率也设置为Auto,这么做为了给CPU核心提供最优的以及最简单的超频环境。你在接下来调节频率和电压的时候会直观很多,不会遇到“迷雾”!另外上图中有个AVX...Offst选项,这个是当前CPU在进行AVX指令执行的时候倍频负偏移,如果按照上图中我们设置的是2,那么在系统中进行比如Pr95的AVX指令集烤机的时候,倍频就会自动掉2,也就是42-2=40,那么此时的频率就是40×100MHz=4000MHz,这个其实是因为Pr95等AVX或者FMA指令集烤机发热量对于Broadwell架构来说太夸张,而实际游戏和应用根本达不到这种程度,所以BIOS中就给了一个满足大家运行高频状态下的一个折中方案。

160705025039.jpg
External Digi+ Power Control这里是必须调节的


160705025236.jpg
CPU LLC也就是第一个选项建议开始设置在一个中档的水平 比如Lv4或者Lv5都可以


  Fixed CPU VRM Switching Frequency最高可以设置到600KHz,这里不建议太高,因为本身HSW或者BDW核心的处理器都是FIVR整合,这部分设置太高的话会导致供电部分发热较高,400kHz或者450kHz都可以。Power Phase Control可以设置为Extreme,但对于6800K我们风冷超频来说供电相数不用全开也ok的,其余的请参考上图设置(不同的CPU可能会在设置上面有些出入,具体要根据自己手头的CPU情况来设置)

160705025245.jpg
不超频内存的话这些全Auto就好了 如果你要超频内存的话就开启Manual模式了


160705025257.jpg
记住还要在CPU Configuration这里关掉EIST和C-STATE节能选项 Turbo Boost可以不用动


160705025305.jpg
R5E10周年拥有很丰富的传感和温度监控项目


160705025354.jpg
F11可以看到即时的设置 可以在任何一个界面内激活



性能

  装好系统和驱动工具软件之后就可以超频了,超频首先要注意的是需要把内存和Cache频率稳定住,也就是设置为Auto,当然如果你超外频的话Cache倍频还要降,我们以外频不动来超倍频的情况来看,如果你内存是DDR4 3000的,不要以为全Auto就能把内存频率拉到3000稳定,现在内存标称的最高频率都是XMP模式下的频率,电压是时序都是固定一个值的,而Auto的话会默认一个内存正常值。这样包括什么VCCIO之类的电压你都不用管了。而超频当你给到一个电压值在一个固定频率下你需要开始简单跑一下比如wprime或者象棋,看看是否稳定,如果半路蓝屏或者黑屏重启果断继续加压,或者是你超大了。

1.jpg
Aura设置界面 支持多种灯光效果调节

9.jpg
CPU Win10 1511 x64下待机温度情况 6800K待机下温度还是挺美的

2.jpg
象棋跑分 温度表现不错

4.jpg
CB R15跑分

5.jpg
CPU-Z跑分

6.jpg
CPU-Z跑分

10.jpg
-1 AVX OFFSET下的Pr95 28.9烤机温度 14nm的6800K温度表现确实很不错 高压低温U属于

  Pr95建议跑较新的版本,比如28.5,最新的是28.9,这样能跑出核心的最高温度,不过如果不设置AVX OFFSET的话,你会发现Pr95时候的温度增加非常多,第一项建议稳定一个小时,第三项建议稳定40分钟,如果一切ok了那么就可以测试长时间中载或者应用高负载下的稳定情况,比如跑某些大型游戏,或者应用的行业软件,这些都可以,如果用了一个多月发现稳定如初,那么就可以继续使用,稳定是一切的前提。比如我手里这颗U目前就是1.288v跑稳4.2GHz日常压力测试,而跑稳1小时的Pr95需要AVX Offset降一倍频,不过一切稳定就ok!

7.jpg
华硕附赠的U盘内的界面 安装的时候比用光驱舒服极了

8.jpg
华硕附赠的U盘内的界面


实拍
  有人说R5E10周年就是R5E的加灯版,其实包括PCB细节方面的调节和改进在R5E10周年上面都有体现。关于Aura灯光方面其实真的应该放在机箱里搭配灯条来使用,并且已经有几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机箱品牌已经支持Aura了,也就是自带灯带可以直接接入Aura接口,我觉得跳动闪烁和CPU温度随动表现比较好,声音频谱效果不明显,毕竟光源点不多。

DSC_0668.JPG


DSC_0669.JPG


DSC_0670.JPG


DSC_0671.JPG


DSC_0672.JPG


DSC_0673.JPG


DSC_0675.JPG


DSC_0676.JPG


DSC_0677.JPG


DSC_0679.JPG


DSC_0680.JPG


DSC_0681.JPG


DSC_0684.JPG




总结


  华硕ROG R5E十周年依然继承了R5E的严谨和丰富的功能,同时将主板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无论是超频还是使用。在接口方面更加的丰富,两组USB 3.1扩展,U.2接口支持,更丰富的接口模式调节,SupremeFX 2016+SupremeFX Hi-Fi 前置DAC,更丰富的风扇扩展接口,特色的Aura灯光技术,这些改动都更偏向体验,未来也即将会接替R5E来承载Broadwell-E/EP这代平台。不过现在Broadwell-E/EP架构的桌面i7处理器可玩性一般,这也不得不说是客观方面上R5E10周年的遗憾,较高的价格同时对应CPU价格同样不便宜,作为旗舰定价高些这个还是能理解的。有一点让我现在也都有些遗憾,那就是对于X99-E WS这款主板,12层PCB,DrMOS,黑翼电感,FP12K订制电容,VRM输出全钽电容和MLCC,作为服务器方案侧重稳定我非常理解,不过定位DIY桌面旗舰的R5E10周年貌似在料上排到了第二位了,而且售价也要比X99-E WS更高,当然BIOS超频选项肯定是ROG更加丰富的。


DSC_0558.JPG

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 主板

R5E10周年上机超频斗鱼直播视频回顾






发表于 2016-7-7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沙发~~~
发表于 2016-7-7 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终于发布
发表于 2016-7-7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板凳。。。。
发表于 2016-7-7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买不起 看看~~
发表于 2016-7-7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围观一下吧
发表于 2016-7-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7-7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被坑过后再也不相信华硕板子了
发表于 2016-7-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虽然很喜欢 但是也只能看看
发表于 2016-7-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霸气,变化不大
发表于 2016-7-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了评测 真心喜欢这个主板 就是太贵了。。。
发表于 2016-7-7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十周年霸气啊
发表于 2016-7-7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这个信仰太贵
发表于 2016-7-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信仰ROG的朋友赶紧吧
发表于 2016-7-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华硕不愧为第一主板品牌,没说的。。。
发表于 2016-7-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ROG就是不一般!
发表于 2016-7-7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满满的全是信仰
发表于 2016-7-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这个很厉害啊
发表于 2016-7-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只能看看
发表于 2016-7-7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节操

鸟哥的测评就是全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外设堂 ( 辽ICP备13014379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549号

GMT+8, 2024-11-25 10:11 , Processed in 0.10870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