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只是试玩啊 于 2017-2-2 12:36 编辑
一、前言 对于NVMe(Non-VolatileMemory express)协议的SSD硬盘早就已经口水很久了。而且自从intel推出基于PCI-E通道的SSD,再加上三棒子的SM系列之后,在没使用该系列SSD之前,在理论数值上就是要爆炸啊,分分钟就种草了好么。所以在配自己的台式机的时候,这个早就被划入了选购范围。只是因为预算的原因,最近才购入。所以,就有了下面的测评。 PS:测评为OEM SM961-0000版本,其中的0000是厂家标识。如果不是0000尾号,那就是各个厂商的版本,需要注意笔记本兼容度。 PS:随便买,反正我是随便买的。。。容量自己定,容量越大速度越快。。。
二、SSD相关知识 以及 M.2接口知识
SSD出来已经很久了,记得我用的最早的一个性能比较强劲的SSD,是浦科特的M5S还是啥的,当时购入也是为了给朋友配机器。当时买的时候,走SATA接口,读写性能450M/S已经让我觉得,我擦勒,可以这么快?从那时候起,哪怕预算只能上128GB的SSD ,我还是建议朋友可以省钱上SSD。毕竟感官提升巨大 。 当然,在这之前HDD,不算组raid的话,很少能跑满SATA的带宽。但是有了SSD 之后分分钟就跑满了。自然后面就有了更性能的协议,基于PCI-E协议的硬盘。(虽然出来已经很久了,不过普通消费者并不能接触的到,只能仰望了) 基于PCI-E协议的SSD中,也是分的,因为其中走的通道时分PCI-E*2和PCI-E*4的。这其中PCI-E*2在实际的设计中,能达到的极限速度只能有700M/S,虽然已经比SATA好了一些,但是提升并不明显,实际使用中就当SATA用吧。然而PCI-E*4的通道,分分钟就上了32G/S的带宽,理论上能达到3.2G/S的读写速度,简直炸天了。(当然最近intel出的optane硬盘又是个更让我种草的东西 )。 关于M.2接口,其实并不是每个M.2的硬盘都是走的PCE-E的通道。因为按照M.2接口,其实是为了更小体积的SSD所设计的,这样在设计笔记本之类的可以达到更小的体积,从而带来各方面的提升。M.2接口分B-key 和 M-key:(借用一下网络的图)
B-key:
M-key:
1.M key接口的高端固态硬盘,走PCI-Ex4通道 2.B&M key接口的固态硬盘,走PCI-E x2通道 3.B&M key接口的固态硬盘,走SATA通道
而我们的SM961就M-key的接口,SO,速度自然炸天。 三、SM961相关参数 测试平台
SM961参数:其中256GB是性能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和512 1tb这土豪随便买的版本性能差距不大的一个容量,屌丝还是上256GB吧。。。
外观:没错就是这个样子的,其实很小很小,M.2也是为了减小体积满足笔记本需求设计的,MACbook pro全线都上M.2了,骚的炸起来了。。。
看下对比大小吧:正面(红色的RMB只是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面都红红火火哈~~给我来点G币就好了)
反面:光亮的很
斜四十五度: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来真的很小很薄。。
其实上面的牛皮纸作为测评,当然要撕掉了,看看主控和内存颗粒啊,对不,继续上内存颗粒和主控图:
内存颗粒:k9ukgy8sce,MLC?不去纠结了,反正棒子已经少有SLC了。。。想想去年note7炸了,棒子硬是靠内存 LCD等居然还能赚那么多钱。。。哎。。。无语啊。。。
主控:这颗主控,就是这么多速度的主角啦。确实牛B。。。
主控大小和一元硬币对比:其实真的很小。。。。
厚度:这个厚度应该是1mm厚度的PCB,这种厚度还是小心使用吧。机械强度没有1.6mm的高;而且请注意内存颗粒的高度和主控的高度不一致,要上散热片的就需要注意了。
四、数据测试部分测试配置表:
主板:ASUS M8G CPU:I7-6700K@4.0GHz 内存:海盗船8GB*2@3200MHz 电源:订制 冷却:海盗船H100i 固件版本:CXZ7300Q(好像又有版本更新了,具体更新了啥不知道。。。)
上机器图来两张。。。
这是AS SSD的测试数据:记得去三星官网上下载驱动安装,不然跑分不正常,WIN7需要专用的安装工具。
实际使用测试: 我装系统,拷贝了30GB的数据,因为我自己硬盘的原因,只能拷贝到450M/s的速度,手上的硬盘已经满足不了SM961的拷贝速度了,而且速度稳定。。。
使用感受 除了开机快,还是开机快。装系统快,拷资料快,各种快啊。。。。 总结!~优点:速度非常快、体积小、安装简单 缺点:驱动安装麻烦、价格还是不低、4K的读写米有明显改善、温度还需要控制。。。 最后,在新的2017年,祝大家新年快乐,赚钱的速度和961的连续读写速度一样,飞天炸起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