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距离十五还有几天,再次跟外设堂的各位堂友会员道一声“二零一五羊年大吉,万事顺利!”。年前我们折腾的一套迎广707的分体式水冷方案一直没有出一篇像样的评测,所以这次在小改某处水路之后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性质的体验评测,为什么说是体验评测, 因为这种水冷方案更多给用户带来的是视觉与听觉的体验,在某些情况下的性能也会有变化,当然这部分不在本文的方案讨论之中,外设堂记下来的水冷评测还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水冷特点的评测与解析。再回归初衷,PC水冷MOD一直给许多朋友很神秘和很高大上的印象,以至于大家对这种散热方案的认识产生了不少的误区,其实水冷说白了就是一种PC系统散热的方案,是建立在我们熟悉的DIY基础上的散热手段,跟传统的风冷许多相似之处,当然水冷也有自身的特点,之前在微博中说过,其实对于生活在北方的同学一定对水冷系统不陌生,因为我们冬季常用的取暖设备——暖气就是一套类似水冷的水路系统锅炉通过水泵加压在底下供暖管道中传到我们每户家中的“散热器”——暖气上,完成整个的水路循环,然后通过供暖中心的集中控制系统来对水温以及流速进行监控。我们PC的水冷通常会跟MOD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因为水冷能带来出色的散热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在视觉上满足我们的眼球,那么就会涉及到许多为了效能以及美观的水管、机箱等部分的改造措施,再加上某些情况一套水冷配件的成本较高,这就产生了一定的门槛,进而形成了水冷这个不算大的PC DIY高端产业。希望通过外设堂今后水冷方案的DIY技巧与评测内容,能让大家更加地了解这个领域!
具体配置方案
上面是整套水冷平台的硬件方案,其实水路用的配件并没有详细说明,水冷是纯铜360mm+240mm冷排+DDC的水路散热方案,水管采用的是12mm直径的硬管,显卡与CPU的冷头以及接管快拧和90°弯头和延长接头采用的都是Bitspower的方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龙”logo这个品牌,总共用了7只风扇,其中机箱用的是两只14cm的按奈美阿波利斯风扇,底部240mm冷排下面是两只12cm的安耐美阿波利斯扇子,顶部360mm冷排用的是三只AC F12来吹,这套配置就冷排来说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散热瓶颈的,或者说在冷排上我们用的有些过剩了,而风扇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特别是这四只安耐美的灯扇,主要为了美观。
内部水路
单卡+单路CPU以及没有内存冷头的情况下,这种水路是非常简单也是非常标准的,大家可以从水箱底部的90度弯管开始看,这是水箱的出水端,然后进入底部的240mm冷排——GTX970鹰骑士显卡冷头——CPU冷头——顶部360mm冷排——水箱,具体水路是这个循环顺序。
前面板用了华硕ROG Front Base,因为冲突只能拆掉了707机箱光驱位的开门
整体
装一套水冷系统,首先你要知道你能承受的预算以及具体硬件配置,然后来确定你的水路方案,因为水冷目前高端品牌主要是EK以及Bitspower,配件相对比较贵,当然也有一些价格更低廉的品牌方案,那就看预算了,确定好后根据你电脑中几个TDP大户来概算一下你需要的冷排规格,一般冷排规格就是120×120、120×240、120×360以及120×480这几个主流的型号!另外就是走管的方案,根据你的机箱以及个人审美习惯,可以选择采用金属管、硬管或者软管,当然这三种方案在成本以及动手难度方面差别也不小,许多朋友手中并没有弯金属管以及硬亚克力管的设备,这样也可以直接采用更方便的软管,当然散热效率差别会有一些差别,不过差别也要看不同的平台。
有的朋友还非常喜欢灯光方案,那么你还要考虑你灯光的颜色以及光源设备,如果有特别要求还要考虑灯光控制的方案,一般情况水冷灯光用的多为3mm或者5mm的灯珠,当然是要12v供电的最好,因为可以直接用开关电源作为供电源,另外还有就是采用12v灯条或者是荧光灯管的,根据实际情况个人选择吧!我这里选择的都是12v红色灯条方案。
一切方案确定好了,大家就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箱子以及个人的动手能力情况来规划你的水路走向方案了,一般弯管都会用到一些特殊的工具,比如弯亚克力管子需要用到风枪以及硅胶条填充物以及砂纸和锯条或者电磨等设备,还需要弯管器来辅助,这里不多介绍了,文章开篇有具体介绍相关注意事项的链接。
其实水冷有相当多的用户是考虑外观以及美学的,往深层说还包含许多艺术相关的设计以及改造,那样可能又会增加了工序与动手难度。有的朋友为了简单和效能可以选择最短的走管路线也是可以的。水冷液方面我这里直接用的是屈臣氏的蒸馏水,因为要多次排水与加水,这样成本也更低,如果你的水路方案确定了,机器也基本没有其他问题了,直接上带颜色的水冷液也是可以。
好的水冷套件有什么优势呢,以Bitspower的设备来说,无论是在冷头以及接头等设备的模具精度以及用料方面都是非常用心的,也可以说是非常出色,同时在安装难度上控制的也很好,说明书以及安装配件非常易懂和简洁。
特写(一)
水冷方案选择电源也很重要,因为如果你的整套水冷是主打静音的,那么你就要选择一款风扇具有温控调速功能的电源,或者直接上无风扇的电源,当然电源的输出质量要过关,同时如果你是多显卡的用户,那么一定要算好需要电源的12v输出功率,如果功率不够在平台负载较高的时候会黑屏重启或者遭遇驱动重置等问题。
讯景XTR650系列用的是海韵G系列的方案,LLC半桥谐振+12v同步整流+DC to DC方案,具备Hybrid Fan技术,支持低负载下风扇停转,全模组金牌, 在功率上也轻松满足了这套水冷配置的要求,因为水泵用的是DDC方案,所以噪音会略明显,那么电源方面就要选择一款风扇静音控制的比较好的。
这是水箱底部的DDC水泵 Swiftech MCP355
为了美观还上了一套bitspower推出的水泵mod套件,DDC方案的水泵噪音略大,这也是通病,但是扬程没的说。
水泵MOD套件部分特写 Bitspower logo非常精致
在水路最低点要设计放水阀,一般如果底部的水箱没有多余的出水口,我们就需要用三通来外接排水阀了
排水阀用途是我们拆装水冷之前进行排水用的,这个必不可少。
HyperX Fury 240GB SSD
跑分不算很擅长,但是看中了金士顿HyperX Fury的稳定与可靠,什么持续写入或者BT之类的也都不必那么在意!
宇帷闪电DDR3 2400 4G×2灯条
显卡背板特别是水冷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加固显卡PCB以外主要是固定显卡冷头的作用
特写
特写
如果不是很擅长弯管,那么可以用一些90度弯头 但是一定要切记不要用太多,因为比如上图这种情况,在显卡冷头出水口到CPU冷头进水口这段水路我们用了一个90度的连通,因为是全铜结构,如果用多了这种走向会加大对两端接头的作用力,很可能在一定程度震动的时候出现漏水的情况。
冷头快拧部分特写
亚克力水管或者金属管都不是直接插入到冷头的进水口或者出水口上的,需要一种防水接入设备,那就是快拧,快拧有90度角的,也有直通的,上图显卡冷头上就用了一个直通的以及一个90度弯头的,快拧内部有三个胶圈(也叫O型圈),亚克力管需要压过着三个防水胶圈才能算是完全能插入,而且接管的时候要对管子头边缘打磨出倒角,防止过于锋利与坚硬的硬管边缘会切伤接头内的胶圈导致防水出现问题。
特写
特写
接头都是纯铜的,表面黑色的漆面很均匀,印刷也算精致了,不过如果这类接头长时间拧来拧去会露出黄铜的本色,所以这里大家要注意不要频繁大力的拧来拧去以及磕碰。同时之前的内容中就说了,硬管插入后再加上来回拧,难免内部胶圈会有些胶皮屑进入到水路中,长时间一般都会堆积在冷头内。
特写(二)
特写
特写
特写
图中的水流计主要是来指示该水路中水路中水流的作用,如果水流计不转,那么可能就是这个水路上的水压不够了,水流较慢会影响到水冷散热效率的。
DDC泵对于我们这套水路来说简直是太轻松
可以看到冷头中会有一些胶皮屑 透明顶盖的CPU冷头会看的比较明显 其实冷头是可以拆解的,可以在某次防水的时候来清洁一下
特写
特写
其实水冷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水管接头有时候不是在同一个平面内,有的偏差很小,有的偏差比较大,如果偏差比较大的话就需要用可以接入两个可调角度的弯头来实现调整。
特写
散热系统还有一部分非常重要,那就是吹冷排的风扇,这也是水冷跟风冷很相似的地方,都需要这类增大散热面积的金属鳍片散热器,冷排就是水冷必备的设备,比如上图中的360mm冷排,我们用一只风扇和三只风扇来吹效果是不同的,从兼顾静音与散热效率的角度来讲,我们鼓励把冷排上满风扇。
水流计 这个装置不宜装在水管中央的位置
下面来看看通电后的效果吧,这个之前有介绍了,不过之前的照片画质比较渣,这里来一些相对清晰的。
其实水冷MOD的灯光设计也有比较有学问,比如光源放在什么位置,其实这些水冷头包括泵的MOD套件上都有给led留出灯位,不过走线需要我们自己来弄了,如果不想弄得比较乱,大家可以采用并联的方案来用烙铁把比较密集的led并联在一起,或者就近接入到主板的3pin风扇接口上,不过如果你没有独立的调速器的情况下,风扇向进行控速的话,大家就要尽量节约主板的风扇位了。
有些灯条要尽量藏在非直射的位置,因为灯条或者led直射会非常刺眼,整体就不协调了。
这套平台比较遗憾的就是没用红色的水冷液,否则的话效果会更好一些。
水冷另外一个比较成问题的就是机箱内的散热,所以机箱扇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显卡和CPU都没有独立的风扇,再加上水箱的位置,所以机箱内部的风道比较弱,这样机箱内的热气流就很难排除,只能利用冷排的进风与排风,所以不同位置的冷排的风扇安装方向也是有说法的,一般我们都遵循前进后出,下进上出的风道规则。
这次水冷系统的性能基准测试我们要回归民间,也就是在CPU不超频的情况下,供电等参数尽量优化,开启主板节能,CPU开启EIST,C-STATES关闭,同时开启华硕M7H主板的QFAN功能,因为ROG Front Base功能生效是在基于在BIOS内开启QFAN功能之上的。其实在之前我试过了,这颗哥斯达黎加的国行i7 4790K体制一般般,上双4.5G需要核心电压在1.2v以上,Ring总线电压在1.3v以上了,再加上Intel坑人的高科技硅脂,使得跑Prime95满载的时候核心温度非常高,破百触发降频是肯定的了,这不是单纯水冷可以搞定的了。
保持频率默认,核心电压我降低到了1.136v,Vin以及Vring保持Auto,在bios中Digi+中将主板供电也设置为优化,尽量降低供电的压力,从而减少主板供电部分的发热量。
wprime 32M 跑分
国际象棋跑分
CINEBINCH R15跑分
其实上面这几个跑分更多对同架构下的核心数量很敏感,有许多朋友为了为了提高这几项成绩而硬加电压上双4.5G,我只能说得不偿失,成绩提升太小了。
3dmark 11 P模式跑分 不要忘记这是一张970
3dmark11 X模式跑分
970显存门闹得沸沸扬扬,尽管nvidia百般说这是技术特点,但是这种马后炮的行为依然让许多玩家感觉不爽,也多亏970这卡性能表现不错,否则这种情况对于nvidia来说也算是血光之灾了。
1080P最高画质对比1440P最高画质帧速率
1440P最高画质下真的很难驾驭孤岛危机3这款游戏,平均帧数为24帧,而1080P下平均帧数为40帧,差距很大,前者可以说整体很流畅。
2160P+FXAA对比2160P+4X MSAA帧速率
开启DSR后分辨率拉到3840×2160,对比相同的最高画质,抗锯齿分别为FXAA与4x MSAA,前者平均帧数20帧,后者仅为16帧,不过有趣的事两种情况下最高显存占用率都在3GB,果然很难用到4G显存啊,这种情况下显存被爆是肯定的了。估计只有3G显存占用依然是驱动“优化”的结果。
水冷MOD带来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散热方面,这主要利用了水比热比较大的特性,可以迅速将冷头金属的热量传导到冷排,然后进行散热,这个导热效率是很高的,这也是水冷的特点。由于如今的CPU以及GPU都采用了不少的节能技术,特别是CPU,Intel订制了一代又一代的CPU供电标准以及节能标准,意在将CPU在日常应用的情况下功耗降低,同时发热量降低。
前面说过了,机箱用了四个安耐美的阿波利斯led扇子,这个扇子特点就是转数低,风量小,风压小,所以这套水冷主力散热的是360mm冷排以及下面的三颗AC F12风扇,这三颗风扇任务艰巨,因为这套水冷方案并没加入直接的调速器装置,所以需要用接入主板来实现控速。
待机情况下 360mm冷排的三只12cm扇子转数在520rpm 非常静音
Prime95 v28.5 x64烤机下 CPU核心温度飙到了75℃附近
这不是我们散热不给力,而是这代Haswell架构的4790k核心与散热顶盖之间的导热设计确实有bug!不过平时用还好,基本上核心不会超过65℃。
孤岛危机3 运行2小时候温度
这套水冷最受益的就是显卡的核心温度,运行了两个小时的孤岛危机3,在游戏过程中GPU核心最高温度仅为38℃,这个表现非常不错了!
360mm排风扇在520rpm下 GPU待机温度
360mm排风扇在860rpm下 GPU待机温度
360mm排风扇在520rpm下 Furmark烤机温度为44℃
360mm排风扇在860rpm下 Furmark烤机温度为41℃
Furmark烤机下如果是风冷,这张华硕970鹰骑士差不多核心温度在70℃的样子,而此时只有41℃,差距将近30℃了!其实水冷更多发挥威力的场合是在三卡或者四卡的应用情况下,但是就970来说,个人不太建议上双卡,显存瓶颈略大!
特写
噪音对比
这套水冷在顶部360mm冷排的三只F12不超过900rpm的情况下,主要噪音源就是DDC水泵,而这7只风扇更多是低频的风声,噪音比较理想。如果有机会更换方案,我更推荐上D5泵。
平台功耗对比
功耗方面待机91W不算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水泵以及接了不少的灯条带来总共差不多15W的功耗增加,这套如果是正常没有灯光的风冷平台,差不多功耗只有75W的样子。
总结
了解水冷,不盲目烧钱,烧的更有价值才是我们需要的。另外随着品牌的推广,水冷也会一步步降低身价,如果你是个DIY动手爱好者,那么水冷真的可以去玩一把,因为其中设计与组装的过程已经不同于传统风冷DIY的乐趣了!关注外设堂,我们会带来更多更精彩的DIY以及PC MOD方案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