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
“老板!我要个鼠标作图用,给我来个有滚球的那种!”,于是老板拿出了一只89年的TrackMan!其实罗技轨迹球产品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真正意义的光学轨迹球到现在也有二十年了,那就是TrackMan Marble!算上之前的应用轨迹球设计的简报器鼠标罗技其实有目前全球最多款轨迹球产品的设计经验,从性价比很高的木星,到开始向着性能级发展的M570,尽管轨迹球产品型号依然没有传统光学或者激光鼠标那么丰富,但依然保留了一款到两款主力型号。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前阵子罗技最新发布的一款性能级无线轨迹球——MX ERGO,罗技将其定位在高端行业或者商业用途鼠标设备,并且在人体工程学和无线连接以及定位引擎方面做了很大的革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款MX ERGO无线轨迹球的具体设计。
罗技MX ERGO无线轨迹球包装
包装
命名上从M系到了MX系列,也就是说与MX Master和MX Anywhere系出同门,当然在具体设计上差异会很大,但是能看出罗技对这款轨迹球综合表现是非常有信心的,否则也不会这样做了。包装方面是完全MX Series的设计语言,简单的不行。右上角我们注意到MX ERGO有支持角度调节的设计,可以支持向右20°的倾角调节。
参数表
既然划到了MX Series,同样支持罗技最新的FLOW跨电脑屏幕鼠标控制操作,Mac和PC同样支持,支持两个无线设备的配对,可以是2.4G+2.4G,也可以是蓝牙+蓝牙,还可以是2.4G+蓝牙的配置,无线和蓝牙技术与罗技最新的商用旗舰MX Master 2s也是完全的一致。回报率为125Hz,所以这是一款针对商用或者行业用途的鼠标,引擎从M570的激光引擎换成了精度更高的罗技订制光学引擎,可以实现320dpi~440dpi的分辨率范围,更加适合小范围高精度移动。尺寸也是非常大,趴握式是必须的,目前已经在JD上市,价格为799元,与MX Master 2s同样为2年质保,有意思的是我注意到在美亚上面MX EROG价格要比MX Master 2s要高,而国内则是反过来,不是别的,而是国内MX Master 2s价格水分有些高。
整体
附件一览
一条micro usb充电线,MX ERGO与MX Master是一样不支持有线的,所以这条线仅仅是用作充电,一个2.4G优联无线适配器,一张快速上手手册。
罗技MX ERGO轨迹球
整体
MX ERGO是一款标准的拇指轨迹球,按键部分除了开关在底部以外都在拇指和食指可以触及到的位置,分体式按键的设计风格有点MX Master的意思,MX ERGO除了按键的整个上壳都是注塑的类肤胶,不过表面处理只是M590的水平,手感比MX Master要差一点,而且其余部分则都是裸色的塑料,并且没有像MX Master那样的漆面处理,好在按键部分有中等磨砂处理,耐磨性应该比MX Master的要好一些。鼠标整体是黑灰色,轨迹球首次换成了银灰色。
整体
整体
整体
MX ERGO人体工程学设计属于M570的延续,能摸到的位置外壳质感都是很不错的,铝合金滚轮并没有MX Master的自适应切换功能,甚至连Micro Gear双模切换都没有,只有默认阻尼较浅的刻度感模式。左键左侧的两个边键也都是贴片微动,键程很短,手感一般。左右按键都是7N(10M)手感表现不错,一致性相当优秀,保守说与MX Master处在同样的水平。其实拇指轨迹球对于习惯轨迹球操作的人来说是非常容易上手的,目前这个市场的产品中也是拇指轨迹球设计居多。
整体(20°倾角调节)
整体(20°倾角调节)
底部 底壳金属部分是磁吸式固定的 一整片防滑胶
取下底部钢板
MX ERGO这个20°倾角调节非常简单,设计很聪明,底部是一个两面不在同一平面的设计,中间凸起的轴直接对应底部钢板的凹槽,也就是说钢板可以有两种与鼠标底部接触模式的切换,固定是通过鼠标底部两个面内的磁铁,这个切换还是非常方便的,手只需向左或者向右压动即可,切换过程和切换后的稳定性也相当出色。我们注意到螺丝都是裸露的,也就是说MX ERGO拆解后再回装你可能看不出有什么痕迹。
底部钢板特写
尺寸对比G900
尺寸对比G900
尺寸对比G900
细节
前部
前部(20°倾角调节)
尾部
尾部(20°倾角调节)
左侧
右侧
右侧(20°倾角调节)
因为底部金属板和底壳的磁力较强 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夹到手
轨迹球部分特写
鼠标底部有专门拆下轨迹球的通孔 可以直接取下来方便以后清洁
My Ball!
内部是三个陶瓷滚珠固定 主要是这三个陶瓷滚珠部分特别容易积灰
滚轮支持横向滚动 但不支持双模切换
鼠标注塑类肤胶表面特写
完全磁吸固定的金属底板
金属底板特写
18cm手握姿特写
特写
特写
特写
轨迹球滚动的顺滑度非常优秀,能感觉到内部陶瓷滚珠滚动的同时与轨迹球的接触滚动摩擦,所以在滚动的时候比较容易找到所谓的轨迹球“定位感”。
拆解
MX ERGO全部是底壳的螺丝固定,但注意上下壳之间有卡扣,拆解时候需要留意。
上壳内部结构和模具水平与MX Master不相上下
取下上壳后
铝合金滚轮特写
轨迹球固定槽内的陶瓷滚珠
按键柱并没有超硬贴片 但是有张力弹簧
电池是500mah的聚合物锂电池
主PCB
底部连接micro usb的子PCB
底壳能看到固定底部钢板的两块磁铁 还有满满的强化结构
主PCB正面
主PCB背面
MX ERGO用的2.4G和蓝牙以及主控都是All in one的,与MX Master 2s是相同的方案,兼容性和稳定性相当优秀。需要注意的是在PCB上用的并不是MX Master那种PCB天线,而是独立的贴片IC天线,这样做是因为MX ERGO底部有金属钢板,所以罗技为了无线特别是蓝牙的稳定性而用了成本相对更高的IC天线。
N51802整合射频IC的主控
7N(10M)手感非常好 但质保1年多少这个微动让人担心 当然MX Master 2s也是一样
光学轨迹球定位引擎 这个部分 拆解后回装一定要固定牢固
光学引擎背面 通过排线与主PCB连接
界面&实拍
非常可惜不支持轨迹球部分的功能定义,其他按键都支持功能设定。界面非常简单,同时所有支持优联的适配器都可以匹配MX ERGO,FLOW应用开启也非常方便,我们推荐用2.4G+2.4G的组合,这样切换延迟会更低一些。
轨迹球更多是从事设计或者办公的用户来使用,一旦习惯操作会非常顺手,可以大幅度降低手腕的负荷,比如桌面空间不大,同时从事CAD等需要小幅度范围高精准移动的情况,MX ERGO是非常适合的。下面就是我以及从事CAD和3D应用的同事搭配MX ERGO的桌面,当然我基本就是办公了,不过4K桌面的话我们不建议用MX ERGO,DPI还是低了一些,需要调节Windows鼠标指针速度。
总结
MX ERGO在做工细节上并没有完全达到MX Master的水平,但是因为轨迹球产量肯定没有后者那么大,毕竟使用轨迹球的用户相对来说算是小众,所以价格肯定会高,不过内部结构方面等MX ERGO达到了罗技最优秀的办公和行业用途鼠标的标准,同时加入了FLOW技术,对于相关用户来说更会是非常受用。手感方面这次加入了角度调节,尽管这个结构并不复杂,但体验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习惯了垂直人体工程学鼠标的用户转来轨迹球之后更是非常方便上手。
罗技MX ERGO轨迹球
优点:
1、新的引擎定位精准;
2、角度调节方便;
3、支持FLOW技术;
不足:
1、只有一年质保;
2、滚轮不支持双模切换;
|